产品规格: | 不限 | 产品数量: | 1.00 套 |
---|---|---|---|
包装说明: | 不限 | 价格说明: | 不限 |
查看人数: | 175 人 | 本页链接: | https://info.b2b168.com/s168-86377403.html |
佛山鼎瑞科科技有限公司 DRK-3S型 炉前铁水质量管理仪 使用说明书 1. 技术参数及特征 1.1技术参数 仪器规格 主 机 品牌工控机 工作温度 0~40℃ 显示器 15寸 TFT真彩显示器 工作相对湿度 <80% 适用电源 AC220V 50Hz 功 耗 40W 外形尺寸 410×450×280mm 重 量 15kg 主要功能 测量功能 碳当量、碳含量、硅含量、艋含量、球化率、抗拉强度、布氏硬度 计算功能 调整成分补加量自动/手动计算 数据保存功能 按测定的时间记录数据,可记录1000次以上测量结果 数据输出功能 可选USB口(U盘)或RJ45接口(网线接口)向其他计算机转移输出数据 历史记录再现功能 历史测定数据、冷却曲线图再现 测定范围及精度 测定项目名称 测量范围 测量精度 碳当量(CEL) 2.50%~4.80% ±0.08% 碳含量(C%) 2.30%~4.20% ±0.05% 硅含量(Si%) 0.60%~3.80% ±0.10% 锰含量(Mn%) 0.10%~1.40% ±0.15% 球化率 60%~99% ±5% 抗拉强度 150~400MPa ±10MPa 布氏硬度 100~300HB ±10 HB 2. 安装方法 2.1必须使用带接地的三角插头插座,并确认电源插座正确并良好接地! 2.2仪器避免安装在有强磁场或强电场环境。 3. 基本使用方法 3.1电源启动 接通电源,按一次开机按钮; 3.2开机启动后,系统自动进入成分测定界面(图1) 图1 界面说明: 图2 3.4 装上样杯,即可进行检测。 图3(安装样杯前) 图4(安装样杯后) 3.5在检测之前,点击菜单栏的按钮,可以分别切换“成分测定”、“球化率测定”和“抗拉强度、硬度预测”进行不同项目的测定。 3.5.1 成分测定用有碲粒的“成分测定”专用样杯,“球化率测定”和“抗拉强度、硬度预测”用没有碲粒的“球化率测定” 样杯; 3.5.2 “成分测定”取未经处理的原铁水铁液样,“球化率测定”取经过球化处理的铁液样,“抗拉强度、硬度预测” 取经过孕育处理的铁液样。 3.5.3 取样温度:1380~1420℃(炉内温度),保证浇进样杯中最高温度在初晶温度TL以上即可。(注:初晶温度TL和碳当量CE有关,碳当量越高,初晶温度越低;如CE=4.6时,TL=1120℃,CE=4.3时,TL=1154℃,CE=3.8时,TL=1210℃,CE=3.5时,TL=1241℃) 3.6 成分测定 3.6.1 操作顺序 3.6.1.1 选择成分测定功能(系统启动后默认) 3.6.1.2 在材质或产品名称下拉框中选择相应的名称(如该下拉表中没有,可参考“数据维护”中相关操作先添加) 图5 3.6.1.3 在调整量计算下面的“请选择或输入铁水重量”下拉框中选择相应铁水重量(如该下拉表中没有,可直接用键盘输入相应的数值) 图6 3.6.1.4 在杯座上安装成分测定专用样杯。 3.6.1.5 当炉内铁水温度达到1420℃左右时,用取样勺取样浇进样杯内(浇进铁水量为样杯体积的95%以上,尽量快速浇满)。 3.6.1.6 系统自动进行检测,检测完毕后,系统自动显示测量结果(图8),并会在“状态显示区”有如图7的提示,这时请尽快取下试样,以延长样杯座的使用寿命(注意:这时的试样还处在高温,取下时要使用钳子等工具,以免被烫伤)。 图7 3.6.1.7 取下试样后,系统自动保存本次测试结果(如试样没及时取下,约3分半钟,系统也会自动保存本次测试结果)并显示在当天测量数据表里。 关于调整量计算的说明: 检测完毕后,系统自动计算并显示调整补加量(增碳剂、硅铁和废钢)结果(数值为负数表示对应元素含量超出设定的目标值,该项不需补加)。此外,如原来设定的C%、Si%、Mn%含量目标值本次需要改变,也可以通过修改原铁水目标值,再点击按钮,重新计算调整补加量。 图8 注意:按手动计算结果补加后,铁水成分调整为修改后的目标值。 3.7 球化率测定 3.7.1 点击菜单栏的按钮,切换到“球化率测定”。 3.7.2 在杯座上安装球化率测定专用样杯。 3.7.3用取样勺取样(球化处理完毕后的铁水)浇进样杯内(浇进铁水量为样杯体积的95%以上,尽量快速浇满)。 3.7.4 其它步骤同成分测定。 附:球化率测定界面 图9 3.8 抗拉强度、硬度预测 3.8.1 点击菜单栏的按钮,切换到“抗拉强度、硬度预测”。 3.8.2 在杯座上安装抗拉强度、硬度预测专用样杯(同球化率测定专用样杯)。 3.8.3用取样勺取样(孕育处理完毕后的铁水)浇进样杯内(浇进铁水量为样杯体积的95%以上,尽量快速浇满)。 3.8.4 其它步骤同成分测定。 附: 抗拉强度、硬度预测界面 图10 补充说明: 1. 进行了“球化率测定”或“抗拉强度、硬度预测”后,每次测试完毕,系统会自动返回“成分测定”。 2. 球化率测定或抗拉强度、硬度预测,在测定之前如果忘记了点击菜单栏的按钮切换,(发现这种情况时,在检测过程中是切换不了的,这时按成分项目检测完毕后,不要急于取下试样,而是让系统继续采样记录数据,等到当前试样温度下降到1100℃左右再取下试样),这时的检测完毕显示的数据为成分结果,显示的数据是不对的,可以通过打开软件所在目录里的文件夹里的文件夹,找到对应的txt文件(以时间为文件名的文本文件),打开该文件,把第一行“成分测定”改为“球化率测定”或“抗拉强度、硬度预测” ,并保存修改结果,再参考以下“查询历史记录”的方法,查询该记录的历史记录就可以显示正常的“球化率测定”或“抗拉强度、硬度预测”结果了。 图12 3.10 查询历史记录 点击菜单栏按钮,点击历史测量数据表最左边那列对应的行,就可以查询对应的历史记录(冷却曲线、测定结果等) 图11 注:在查询历史状态,用鼠标点击表头相应的名称(如:编号),还可以对数据进行排序(升序或降序)。 附:查看成分测定历史数据的界面截图: 图12 4. 数据维护 4.1 该功能可以对“原材料数据维护”、“重量数据维护”、“材质/产品名称数据维护”等。使用的原材料数据改变后,请及时修改对应的数据,以免影响调整量计算的结果。 4.2 材质/产品名称数据维护可以对数据库里的数据进行“添加”、“修改”及“删除”等操作。 4.2.1 C%、Si%、Mn%和CE的目标值及含量范围请注意输入数据的格式(图13);另外,CE项没有目标值,只有范围,并且该范围不是通过以上的C%、Si%数值采用公式CE= C%+Si%/3计算出来的,而是生产中实际要控制的CE范围。 图13 4.2.2 系统修正系数 不同的测试条件(如不同牌号的铁水、更换了不同批次的样杯、环境温度有较大的差别(如夏季和冬季)等)对测试结果会有一些影响,该修正系数可以消除这些影响,使结果更准确。确定各项修正系数的方法是:对相同或相近测试条件的铁水,取有代表性的20组(或以上)数据,仪器测的结果和化学分析(光谱分析)结果比较,两者平均值之差(化学分析平均值-仪器测量平均值)就是对应项的修正系数(注意正负!) 4.3以上所有数据维护操作均需关闭、再重启软件后生效。 4.4备份历史数据和恢复初始数据的方法 4.4.1打开软件所在目录里,选定文件夹,把这个文件夹按时间(年月日范围)重命名,如: 。 4.4.2把文件夹里的没有历史数据的初始数据文件夹复制到上一层的文件夹即软件所在目录即可。 注意:必须先做第一步的操作之后在进行第二步操作。 4.5查看以前备份的历史数据方法 先删除软件所在目录里的文件夹,再把对应的以前备份的数据文件夹改名为Data即可。 注意:删除之前一定要先按4.4.1所述方法备份! 5. 常见故障处理 5.1 电源开关打开,但电源指示灯不亮,机器完全不工作。 先确认供电是否正常。如供电正常,查看电源插座(主机)保险管是否熔断。 5.2开机后,正常情况是信息显示区如图14 (请安装样杯有红色背景的);如出现图15(请安装样杯没有红色背景)的显示,请留意 图14 图15 图16 界面右下角是不是出现了按钮,重新输入正确的注册码就可以了;如出现图16,检测状态为“未检测到采样板”,两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