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规格: | 不限 | 产品数量: | 不限 |
---|---|---|---|
包装说明: | 按订单 | 价格说明: | 不限 |
查看人数: | 29 人 | 本页链接: | https://info.b2b168.com/s168-79429150.html |
换热器规格型号说明
前端管箱形式:
A:平盖管箱;
B:封头管箱;
C:用于可拆管束与管板制成一体的管箱;
N:与管板制成一体的固定管板管箱;
D:特殊高压管箱;
壳体形式:
E:单程壳体;
F:具有纵向隔板的双程壳体;
G:分流;
H:双分流;
I:U形管式换热器;
J:无隔板分流(或冷凝器壳体);
K:斧式重沸器;
O:外导流;
后端结构型式:
L:与A相似的固定管板结构;
M:与B相似的固定管板结构;
N:与C相似的固定管板结构;
P:填料函式浮头;
S:钩圈式浮头;
T:可抽式浮头;
U:U形管式;
W:带套管填料函式浮头。
壳管式换热器与板式换热器的优缺点分析
(1)传热系数高
板式换热器由于不同的波纹板相互倒置,构成复杂流道,使流体在波纹板间流道内呈旋转三维流动,能在较低的雷诺效(~般Re=50~200)下产生紊流,所以传热系数高,一般认为是壳管式的3~5倍。
(2)对数平均温差大,末端温差小
在壳管式换热器中,两种流体分别在壳程和管程内流动,总体上是错流流动,对数平均温差修正系数小而板式换热器多是并流或逆流流动方式,全不锈钢换热器推荐,其修正系数通常在0.95左右。
此外,冷、热液体在板式换热器内的流动平行于换热面.无旁流,因此使得板式换热器的末端温差小,对水一水换热可低于1℃,而壳管式换热器一般为5℃。
(3)占地面积小
板式换热器结构紧凑,单位体积内的换热面积为壳管式的2—5倍,也不象壳管式那样要预留抽出管柬的检修场地,因此实现同样的换热量,扳式换热器占地面积约为壳管式换热器的1/5—1/10。
(4)容易改变换热面积或流程组合
只要增加或减少几张板片,即可达到增加或减少换热面积的目的;改变板片排列或更换几张板片,即可达到所要求的流程组合,适应新的换热工况,而壳管式换热器的传热面积几乎不可能增减。
(5)重量轻
板式换热器的板片厚度仅为0.4~0.8mm,壳管式换热器的换热管厚度为2.0--2.5mm,壳管式的壳体比扳式换热器的框架重得多,板式换热器一般只有壳管式重量的1/5左右。
(6)价格低
采用相同材料,在相同换热面积下.板式换热器价格比壳管式约低40% ~60%。
(7)制作方便
板式换热器的传热板是采用冲压加工,标准化程度高,并可大批生产,全不锈钢换热器价格,壳管式换热器一般采用手工制作。
(8)容易清洗
框架式板式换热器只要松动压紧螺挂,即可板开板柬,卸下板片进行机械清洗,在需要经常清洗设备的场合使用十分方便。
(9)热损失小
板式换热器只有传热板的外壳板暴露在大气中,全不锈钢换热器多少钱,因此散热损失可以忽略不计,不需要保温措施。而壳管式换热器热损失大,则必需保温。
(10)容量较小
是壳管式换热器的10% ~20%。
(11)单位长度的压力损失大
由于传热面之间的间隙较小,传热面上有凹凸,因此比传统的光滑管的压力损失大。
(12)不易结垢
由于内部水流湍急,不易结垢,其结垢系数仅为管式换热器的1/3~1/10。
(13)板式换热器采用密封垫密封
工作压力一般不宜**过2.5MPa,介质温度应低于250~C以下,滨海全不锈钢换热器,否则有可能泄漏。
(14)板片间间距
由于板片间通道很窄,一般只有2—5mm,当换热介质含有较大颗粒或纤维物质时,容易堵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