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规格: | 10*100 | 产品数量: | 100000.00 平方米 |
---|---|---|---|
包装说明: | 不限 | 价格说明: | 不限 |
查看人数: | 118 人 | 本页链接: | https://info.b2b168.com/s168-38120336.html |
建设蔬菜大棚后屋面的误区及建造技术要点 当前,冬暖式蔬菜大棚的屋面在建造形式上,分为“前屋面”和“后屋面”。 “前屋面”,朝南向阳,占整个棚面的4/5以上,由塑料薄膜覆盖,可透过太阳光,提高棚温,满足蔬菜生长需求,同时为蔬菜种植提供了一定的空间条件。而蔬菜大棚的“后屋面”,则朝北向阴,约占整个棚面的1/5,由无纺布等材料覆盖,保温防寒。概括而言,蔬菜大棚“后屋面”增加了棚外后墙的高度和棚内后墙的蓄热面积,是冬暖式蔬菜大棚建造的较大特点。 近期,寿光市大宇舜龙农业装备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工程部*在走访时发现,不少棚户的蔬菜大棚“后屋面”在建造上存在一定的弊端,比如棚室“后屋面”与水平线的夹角(根据冬至日中午太阳高度角可确定,以40—45°为宜)太小(不足30°)或太大(大于50°)。通过实践证明,“后屋面”与水平线夹角太小,不仅会影响其采光、蓄热、提高棚温,而且使得后墙根处的**排立柱呈直立或向南倾斜,降低了立柱的承载力,危险系数加大。此外,还会因其夹角太小,增加了“后屋面”上用土量,对于支撑“后屋面”的后砌柱子(呈向南倾斜状)而言,同样会因土方量过大而承载能力过重。而“后屋面”与水平线的夹角太大,虽其采光性好,但是“后屋面”上的土方量不足,夜间散热快,棚内保温性差。 此外,有些棚室在建造“后屋面”时,后砌柱子摆放不正确。一般而言,应用于蔬菜大棚“后屋面”建造的后砌柱子长2—2.2米,其内有6根钢筋混合而成,其中后砌柱子较宽的一边有4条钢筋,另外2条钢筋分布在后砌柱子较窄的一边。走访中发现,不少棚户将有2条钢筋的后砌柱子面朝下,4条钢筋的后砌柱子面朝上,此种做法易折断后砌柱子,反过来使用才对。该如何正确建造蔬菜大棚“后屋面”?寿光市大宇舜龙农业装备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工程部*为您解答有关蔬菜大棚后屋面建造技术要点: 要点一:埋设后砌柱子。在整平蔬菜大棚后墙**部后,东西向拉线,分别确定后砌柱子的埋设点。先将棚内后墙根处的**排立柱埋设好,而后分别再把棚东端和西端的两根后砌柱子摆放在**排立柱之上,并稍加固定,待确定好其与水平线的夹角后,再把后砌柱子埋设后,并用铁丝将其与**排立柱相连接。然后,在埋设好的两根立柱下方,东西向拉一条工程线,以作参照。其余后砌柱子便按照同样的方法,依次埋设好即可。注:后砌柱子的一头要探出**排立柱约30厘米,以备今后安装蔬菜大棚骨架。 要点二:铺拉钢丝。因“后屋面”承载力过大,需密集铺拉钢丝,以钢丝间距10—15厘米为宜。方法:先在蔬菜大棚一头的底部埋设地锚,而后拴系好钢丝,将其横放在后砌柱子之上,并每间隔1后砌柱子捆绑1次,最后将钢丝的另一头用紧线机固定牢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