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m耐化学药品性优:除了强酸、酚类和有机卤化物外,对其他化学品稳定,耐油;机械性能受温度影响小,具有较高的热变形温度。
POM它具有耐疲劳、耐蠕变、耐磨、耐热、耐冲击等优良的性能,且摩擦系数小,自润滑性好加工前可不用干燥,好在加工过程中进行预热,这样对产品尺寸的稳定性有好处;POM不易吸湿,吸水率为0.22~0.25%,在潮湿的环境中尺寸稳定性好,其收缩率为2.1%(较大),注塑时尺寸较难控制,热变形温度为172℃,聚有均聚两种,性能不同(均聚耐温性好一点).
电学性能:POM的电绝缘性较好,几乎不受温度和湿度的影响;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在很宽的温度、湿度和频率范围内变化很小;耐电弧性极好,并可在高温下保持。POM的介电强度与厚度有关,厚度0.127mm时为82.7kV/mm,厚度为1.88mm时为23.6kV/mm。环境性能:POM不耐强酸和氧化剂,对烯酸及弱酸有一定的稳定性。POM的耐溶剂性良好,可耐烃类、醇类、醛类、醚类、汽油、润滑油及弱碱等,并可在高温下保持相当的化学稳定性。吸水性小,尺寸稳定性好。POM的耐候性不好,长期在紫外线作用下,力学性能下降,表面发生粉化和龟裂。
POM的注塑工艺要点
1、干燥处理:POM在干燥环境下吸湿性很低,对产品成型影响不大,故一般情况下不需特别干燥;但若储藏于阴湿环境下,其吸水性会突增,为了注塑更精密或更大面积薄壁制品时,应对POM原料进行干燥处理,干燥以80-90℃温度、时长2小时即可。有效干燥后的POM可以减少制品的白芯和气泡不良,同时提升力学性能;
2、塑化温度控制:共聚POM的熔点是165℃,均聚POM熔点略高10℃,正常的机筒熔料温度应在170-200℃之间,控温原则以从低到高的调试方式,先从低熔化温度开始逐渐向上提高。如若出现不良情况,应该多方向考虑问题,改变其他工艺条件进行调试,因为高温度环境下容易引起POM分解变色;
3、压力的选择: 由于POM经常是通过改性之后使用的,其流动性也有很大的不同,所以根据不同的原料和不同的结构采用不同的压力度是POM压力的关键,正常情况下以40-130MPa压力范围为佳。如果是薄壁结构或流道浇口较小情况下,应采用高压力;相反,可以降低POM的压力;
4、速度的选择:POM原料对于速度并没有非常严格的要求,主要的速度选择是根据制品的厚度和模具流通畅通度来选择的:对于壁薄或流道浇口偏小的模具,采用快速的方式,一般以40-80cm3/s为主;如果是厚壁产品,快速会产生气泡或外观不良,因为采用20-40cm3/s的低速为主;
5、模温控制:POM制品的模温应不低于75℃,对于制品面积大、厚度大的产品,可采用120℃的高模温。模具温度必须均匀一致,不然容易引起制品翘曲变形。由于POM结晶速度快,制品的硬度和刚性大,收缩率也相对较大,另外其摩擦系小,脱模难度不大,因此不需要特别延长其冷却时间;
6、成型收缩控制:POM成型收缩率比较大,且制品的厚度、浇口尺寸、压力、模温、料温、周期及退火处理等方面都对收缩率有着影响,通过情况下,制品厚度有2mm以下时,收缩率随制品厚度的增加而减小;当制品厚度超过2mm时,收缩率随厚度的增加而,需要从各环节进行优化处理;
7、退火处理:退火处理的目的是为了减少制品成型后的内部应力残留和收缩不均引发变形等不良情况,对于普通制品,壁厚低于6mm时,采用100℃时长0.25-1小时方式进行退火;对于壁厚超过6mm,或金属嵌件制品,则应采用120-130℃时长4-6小时进行退火处理。
POM由于高硬度和自润滑性能优异,常应用于齿轮、轴承等传运产品上,对于尺寸的稳定性要求相当高,所以在注塑生产时应特别注塑其尺寸控制,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误差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