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规格: | 不限 | 产品数量: | 不限 |
---|---|---|---|
包装说明: | 不限 | 价格说明: | 不限 |
查看人数: | 38 人 | 本页链接: | https://info.b2b168.com/s168-289409627.html |
公司编号: | 23131952 | 更新时间: | 2025-01-14 14:05:49 |
长宽高: | 长:30CM 宽:36CM 高:20CM | 温度范围: | 10℃-42℃ |
物理降温概述;
临床上常用于辅助由感冒、肺炎、中暑、性高热、热射病、甲状腺危象等导致的体温升高,对于局部外伤导致的软组织发热也同样适用,其是一项且有效的方式。
物理降温的目的:
物理降温在临床上主要用于辅助由疾病导致的体温异常升高,可预防持续高热导致的失水、惊厥、脏器衰竭等并发症出现,常见的疾病为感冒、肺炎、中暑、性高热、热射病、甲状腺危象等,另外对于由外伤导致的局部软组织发热,也十分有效。
物理降温在临床上具有,方便快捷的优点,与药物降温相比,其性高,少,特别适用于小儿和退热药物过敏的患者。
物理降温的时机:
体温升高过38.5℃时应给予物理降温。
38.5℃,但有惊厥病史的人群,体温过37.3℃即可给予物理降温措施。
急性运动损伤导致的局部疼痛
物理降温的禁忌:
对于皮肤大面积溃疡、过敏、烧的患者,应禁用体表物理降温。
对于乙醇过敏的人群应禁用乙醇擦浴降温。
对于明确肠道损伤如肠穿孔的患者,应禁用灌肠降温。
老年患者应谨慎选择降温,以避免导致心功能衰竭。
通常情况下,孕妇不建议应用乙醇降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