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ED是英文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的缩写,可以称之为有机发光二管或有机发光显示器。OLED作为平面显示器的新兴应用技术,同时具备自发光,不需要背光板、对比度高、画质均匀、视角广、反应速度快,符合情报短小的原则,不仅应用于中小尺寸面板中。而且因OLED是全固态、非真空器件,具有抗震荡、耐低温等特性,在军事方面也有重要应用。由于下游市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车载音响等行业的迅疾发展,带动了Oled显示屏行业的快速成长,市场规模也不断扩大。
OLED 显示模块的优势:
1、厚度可以小于1毫米,仅为LCD屏幕的1/3,并且重量也更轻;
2、固态机构,没有液体物质,因此抗震性能更好,不怕摔;
3、几乎没有可视角度的问题,即使在很大的视角下观看,画面仍然不失真;
4、响应时间是LCD的千分之一,显示运动画面不会有拖影的现象;
5、低温特性好,在零下40度时仍能正常显示,而LCD则无法做到;
6、制造工艺简单;
7、发光效率更高,能耗比LCD要低;
8、能够在不同材质的基板上制造,可以做成能弯曲的柔软显示器。
OLED显示屏结构
OLED器件的发光过程可分为:电子和空穴的注入、电子和空穴的传输、电子和空穴的再结合、激子的退激发光。具体为:
(1)电子和空穴的注入。处于阴中的电子和阳中的空穴在外加驱动电压的驱动下会向器件的发光层移动,在向器件发光层移动的过程中,若器件包含有电子注入层和空穴注入层,则电子和空穴先需要克服阴与电子注入层及阳与空穴注入层之间的能级势垒,然后经由电子注入层和空穴注入层向器件的电子传输层和空穴传输层移动;电子注入层和空穴注入层可器件的效率和寿命。关于OLED器件电子注入的机制还在不断的研究当中,目前常被使用的机制是穿隧效应和界面偶机制。
(2)电子和空穴的传输。在外加驱动电压的驱动下,来自阴的电子和阳的空穴会分别移动到器件的电子传输层和空穴传输层,电子传输层和空穴传输层会分别将电子和空穴移动到器件发光层的界面处;与此同时,电子传输层和空穴传输层分别会将来自阳的空穴和来自阴的电子阻挡在器件发光层的界面处,使得器件发光层界面处的电子和空穴得以累积。
(3)电子和空穴的再结合。当器件发光层界面处的电子和空穴达到一定数目时,电子和空穴会进行再结合并在发光层产生激子。
(4)激子的退激发光。在发光层处产生的激子会使得器件发光层中的有机分子被活化,进而使得有机分子外层的电子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由于处于激发态的电子其不稳定,其会向基态跃迁,在跃迁的过程中会有能量以光的形式被释放出来,进而实现了器件的发光。
OLED结构及发光原理
OLED的基本结构是在铟锡氧化物(ITO)玻璃上制作一层几十纳米厚的有机发光材料作发光层,发光层上方有一层低功函数的金属电,构成如三明治的结构。
OLED显示原理
有机发光二管(OLED,亦称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是有机半导体材料和发光材料在电场驱动下,通过载流子注入复合实现发光的器件。
可以预见,随着OLED显示技术的成熟,未来,显示应用场合将不再受限,产品形态也将自由得多,显示器可能是透明、球面,多边形、柔性甚至 是折叠等多种形状和方式进行设计和制造,出其不意的显示效果层出不穷。大屏还是小屏已经不再重要,因为,显示终将会“无所不在”的包围住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