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确定的重要环境因素,应登记在《重要环境因素清单》中。重要环境因素应在《目标指标管理程序》中作出具体计划且实施,或通过运管理程序加以控制。
b)发生下列情况,必须及时对环境因素进行识别或补充识别(更新),重新确定重要环境因素,以保证体系运行的持续有效性和及时性:
1)增加新项目或施工新工程时;
2)引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时:
3)公司发生重大环境事故时。
4)法律法规变化、更新时。
**回收标准认证GRS认证是什么意思:
GRS认证,中文叫**回收标志认证或者叫**回收标准认证。要取得GRS认证证书,必须进行GRS认证审核,GRS认证审核是检查企业建立的综合的GRS回收管理体系是否符合企业生产或贸易所涉及的行业、产品及工艺的环境保护、职业健康安全、化学品及劳工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标准与GRS标准的要求,如果符合的话,给颁发GRS认证证书的审查行为。
GRS认证审核涉及的内容范围很广,GRS标准涉及这几个方面:环境保护、职业健康安全、化学品管理、劳工要求及回收追溯要求,所以一个完善的GRS体系文件内容很多,要求更广很深。
GRS认证机构(或者叫GRS认证审核机构,或GRS认证公司)是拿到GRS认证证书必须进行合作的公司。
因为符合GRS认证要求的体系文件,如果企业自身的能力不足,那么企业需要与GRS认证咨询公司(或者GRS认证咨询机构)进行合作以建立符合GRS认证标准要求的体系文件并进行运行,当然包括必要的硬件整改与软件匹配。
废水的管理
1 生活污水管道与雨水管道应予以分开。
2 不得将非生活污水(比如废柴油、机油、食用油等)排入生活污水管道与雨水管道。
3 厕所要由的清洁工人进行清洁,保持厕所的清洁,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并由人员每半年对化粪池进行清理,确保化粪池、下水道畅通,无阻塞、满溢现象。
废气、粉尘的管理
1 有空气流通要求的部门、车间确保抽风系统的正常运转,尽量减少充绒产生的粉尘,降低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2 严格控制发电机发电的时间,在不影响交货的情况下,尽量调班休息来错峰用电,减少发电机使用的时间,从而降低发电机对环境的污染。并严格控制柴油的质量,每次发电期间,负责人对排放废气黑度进行检查,如果不符合要求,立即停止发电。
3 各种机动车辆必须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尾气排放标准,随时接受交通行政部门对车辆进行的废气排放抽检;定期对车辆进行保养,以保证整车技术性能良好,保证尾气排放不**标。
噪音的管理
1 设备开机时要严格按设备的操作规程进行。
2 严格按设备管理制度进行使用保养。
3. 发电机运转时尽量密闭房间,并定期进行维护保养,以减少噪音排放。
4. 外来运输车辆在进入厂区禁止鸣笛,外来施工人员应有人尽量减少施工噪音。
5 严格控制施工相关方噪声对住宿员工生活的影响,夜间不得进行施工作业。
6 噪音的管理具体见《噪音管理办法》。
管理者代表应定期与环境监测部门联系,对本公司生活废水、废气、粉尘、噪音等污染物排放指标进行监测,监测过程中发现有不符合应立即采取纠正预防措施进行处理。
制定公司生产、生活区绿化规划,利用厂区、生活区内的空地、路旁大力植树造林、栽花种草,绿化、美化、净化环境。
**回收标准认证即GRS认证,一般是企业应客户的要求而做的认证,客户为了对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尽到一份责任而要求其供应商(或者说供应链)必须通过GRS认证,客户与通过GRS认证的企业合作并采购全部用或部分用回收料的产品(我们可以叫它grs产品)达到确保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的。
**回收标准GRS认证证书的获得,需要企业满足GRS认证标准,GRS认证标准包括以下内容:回收内容、产销监管链、社会责任和环境实践以及化学品限制等等。
**回收标准grs管理体系的建立,需要得到企业的大力支持,从grs标准及GRS标准要求涉及的法律法规要求出发来建立完善的grs管理系统。
1.0 目的
使员工理解公司制度,SA8000 政策与健康安全知识等。
0 2.0 适用范围:
本公司所有从业人员。
0 3.0 定义
(无)
0 4.0 权责
4.1 行政部:训练记录建档、保存、新进人员教育训练,及年度培训计划汇总、保存、追踪。
4.2 用人部门:技术与安全操作等培训。
0 5.0 作业内容
5.1 员工的招聘
5.1.1 根据工作的需要,由用人部门提出人才需求计划,报总经理或其授权人批准后,由人力资源部配合用人部门进行招聘工作。
5.1.2 公司人员如有大的调整或情况时,可直接由总经理或其授权人进行决定。
5.1.3 在雇佣,有偿劳动,获得培训机会、终止工作或者退休时,任何源于性别、年龄、、种族、社会等级、社会背景、疾、与国家起源、国籍、工人组织(包括工会)的成员身份、性的协会、性取向以及其他任何个人情况的歧视都不应存在。
5.1.4 招聘人员应严格审查应聘人员的真实性,一律杜绝招聘童工进厂工作,对招收和未成年工按规定管理。
5.1.5 招聘时不得扣押员工的、收缴及其他有价物品。
5.1.6 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的签订见《劳动合同书》的约定。
5.2 新进员工的培训
5.2.1 当本公司新招人员进厂时,由行政部负责集体开班或个别,以使新进人员了解本公司之发展历程、规章制度、SA8000 政策、社会责任和安全卫生健康知识等。
5.2.2 凡从事规程之操作人员于正式投入工作前,由用人部门予以实施职前工作或委外受训,并经用人部门主管审核合格后,方可正式投入工作,训练与考核结果报行政部予以记录存档。
5.3 在职人员的培训
5.3.1 训练需求鉴别。行政部应于每年初到各部门调查或要求各部门填写《年度培训计划》,说明本年度教育训练之需求后,由行政部汇总成《年度培训计划》,呈经理、总经理核准后予以安排执行,保证在职人员的定期培训。
5.3.2 训练组织单位应于每一训练课目结束时,予以考核,如问答或发出问卷调查表调查训练成效(必要时可以采取测验方式代替),并将考核结果交行政部进行登记。
5.3.3 在职人员升迁或者调岗,必须经再培训,并由用人部门审核合格后才能正式上岗。
5.4 培训记录及教材
5.4.1 在对员工进行培训时,应提供适当的教材,以保证培训效果。
5.4.2 所有训练都应留有记录。
5.5 员工辞职
5.5.1 员工辞职,必须提**个月填写《离职申请单》交部门负责人审批,试用期内提**天提出。
5.6 员工权力
5.6.1 有权申请辞职、内部调动、加薪,公司有责任在适宜的情况下满足员工要求。行政部根据劳动法规和公司的规章制度办理有关手续,不得有任何阻挠行为,如扣押工资,变相处罚,嫁接岗位损失等。
公司为应对不断变化的需求和发展趋势,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获取、分享、创新和应用企业需要的各方面知识:
A从失败、临近失败或成功中汲取的经验和教训;
B公司员工的知识和工作经验;
C顾客、合作伙伴及供应商等外部方面对企业有益的知识;
D公司内部已经存在的有用知识;
E与竞争对手比较而获得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