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社区移动式微动力污水处理设施
新社区移动式微动力污水处理设施工作原理:
一是采用特殊的絮凝反应器设计,通过螺旋桨搅拌机和底部进水套筒的配合使用,使得原水在套筒内部进行有效的快速絮凝,同时在套筒外部,水体以柱塞流形式使絮凝得以慢速进行,确保絮凝区获得大量高密度、均质的絮体。
二是从絮凝区至斜管沉淀区采用推流过渡,水体流速进一步降低,从而避免了絮体在行进过程中破碎,确保大颗粒絮体有效进入斜管沉淀区,进一步**了泥水分离效果。六是采用斜管沉淀区进行泥水分离,通过上向流斜管可有效对沉淀区水体中的絮体进行沉淀,同时,采用清水收集槽下侧的纵向板对斜管区进行水力分布,改善配水情况,避免水流短路影响沉淀效果。一般情况下,斜管沉淀区的上升流速可达 20~30m/h(5.6~8.3mm/s)。
新社区移动式微动力污水处理设施处理步骤:
1、污水由污水进水管并经配水渠进入斜管沉淀池,通过自然沉降作用使大部分悬浮物沉淀于斜管沉淀池的池底锥斗中形成污泥,沉淀于池底的污泥中的固态**物在缺氧条件下发生缺氧水解,分解成可溶性**物,大分子**物还可分解成小分子**物,提高了污水的可生化性并使污泥减量化。
2、斜管沉淀池的出水由上部溢出进入回流槽,由回流水泵回流的好氧反应池含盐的出水也进入回流槽,两股水在回流槽中充分混合后流入缺氧反应池;缺氧反应池中填充有玉米棒芯;玉米棒芯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可作为微生物附着生长的载体,并且浸没在污水中的玉米棒芯中的**成分提供了良好的微生物反硝化用的固态碳源,附着生长在玉米棒芯上的缺氧微生物主要为反硝化细菌,它利用进水中的**物和玉米棒芯中的固态碳源,将回流的好氧反应池出水中的盐还原成氮气并从水中溢出,起到了去除污水中氮的目的。抗浮及支撑网板上部填装的鹅卵石的作用是作为玉米棒芯的填压材料,防止玉米棒芯由于浮力的作用上浮而流失,同时起到截留玉米棒芯碎块随水流失作用,以保证足够的固态碳源。
3、缺氧反应池的处理出水自流入好氧反应池进行好氧处理。好氧反应池中填充有球形轻质多孔生物滤料;球形轻质多孔生物滤料表面毛糙且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其上附着生长了好氧异养菌;球形轻质多孔生物滤料下部安装的小气泡扩散器通过鼓风机、空气干管、空气支管连续不断向水中供入压缩空气,以提供好氧异养菌进行好氧呼吸作用所需的氧气,好氧异养菌在好氧条件下将污水中的**污染物、氨氮进行分解和转化,**污染物终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等无机物而得以去除,氨氮则氧化成盐;球形轻质多孔生物滤料上部抗浮及支撑网板上填装石灰石,用以增加水中的碱度和钙离子浓度,从而使水中的磷酸根离子形成磷酸钙结晶而起到除磷的目的,当然该除磷过程由于石灰石填装的高度有限不能将污水中的磷酸根去除,所以剩余的磷酸根须在后续的除磷反应池中被去除。
1、将多级土壤渗滤系统与传统分流土壤渗滤系统结合使用,使得二者在发挥自身作用的同时功能互补,达到不易堵塞、占地面积小、水力负荷承受力强以及运行周期长的优点,从而提高污水处理的整体效果。进行串联后,各单元在发挥自身作用同时,可功能互补,从而提高整体效果。
2、多级土壤渗滤系统作为前段系统,因其由土壤砖块层和渗滤层相间分布构成,能够有效削减污水中的固体悬浮物、**物、磷等污染物,大幅度增强后续由均质传统土壤渗滤系统构成的后段系统的水力负荷承受能力,降低整个系统的占地面积和建设成本,其中占地面积能有效减少到传统土地处理系统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
3、传统分流土壤渗滤系统作为后段系统,在污水中容易造成堵塞的污染物被前段系统去除后,获得了较强的水力负荷承受力,在分流污水为反硝化提供了充足的碳源的情况下,利用其表面植物吸收、填料介质物化吸附以及微生物转化等作用,能够去除水体中的氮,并对其它污染物进行深度净化,是整个系统的运行效率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