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货地址:北京通州潞城
信息编号:252957747,公司编号:6769378
产品规格:齐全
产品数量:不限
包装说明:不限
产品单价:面议
官方网址:http://my51a.cn.b2b168.com/
芜湖
芜湖,简称“芜”,别称江城、鸠兹,安徽省辖地级市、省域副中心城市、Ⅱ型大城市、长江三角洲中心区城市,南京都市圈和合肥都市圈重要城市;地处安徽省东南部,长江下游。
芜湖自古享有“江东名邑”“吴楚名区”的美誉,是华东地区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和工业基地、G60科创走廊中心城市;市境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地形呈双翼状,平原丘陵皆备,河湖水网密布,长江将市域划分为江南和江北两大片,青弋江、漳河、水阳江、裕溪河贯穿境内,竹丝湖、黑沙湖、龙窝湖、奎湖散布其间,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芜湖通江达海、水陆空兼备,是全国“十纵十横” 综合运输大通道重要节点城市,国家综合交通枢纽。
北望江淮平原,南倚皖南山系,长江穿城而过,勾连起西边的荆楚和东方的吴越,是皖南地区名副其实的C位城市,如此重要的地位在民国时被孙中山誉为“长江巨埠,皖之中坚。”
一.地理环境
(一)位置境域
芜湖市位于安徽省东南部,地处长江下游,南倚皖南山系,北望江淮平原。北与合肥市、马鞍山市毗邻,南与宣城市、池州市接壤,东与马鞍山市、宣城市相连,西与铜陵市交界。
(二)地形地貌
芜湖市在地貌上属长江中、下游平原的组成部分,由阶地和河漫滩构成的平原为主。广阔平原上散落着零星的低丘和残丘,其中较高者是濒江而立的四褐山,海拔仅132米。地势南高北低,地形呈不规则长条状;地貌类型多样,平原丘陵皆备,河湖水网密布。芜湖市东部和北部为冲积平原,间有洼地,有少数丘陵,地势低平,西南高东北低。西部和南部多山地。
(三)气候
芜湖市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芜湖的气候特点是: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但年内降水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春季、梅雨季节和初冬。
(四)水文
流经芜湖市的河流,以长江芜湖段为主干构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水系。长江芜湖段又称芜裕河道,长约24千米,右岸有青弋江在市南宝塔处注入长江,左岸裕溪河在裕溪口附近注入长江,扁担河系青弋江、水阳江在芜湖县清水镇汇合后的一个分支,流经市郊东侧在当涂县大桥镇附近注入长江。
二.自然资源
(一)植物资源
用材树种:可以作为建筑、桥梁、枕木、矿柱、家具和日用竹木器等良好用材,如麻栎、枫香、榔榆、喜树、乌桕、刺槐、黄檀、臭椿、檫木、黄莲木、樟树以及马尾松、金钱松、杉木、黑松、火距松、湿地松和毛竹等等。
药用植物:常见的药用植物有蕨类植物的贯众、海金沙、瓶尔小草、阴地蕨;草本植物的商陆、虎杖、酸模、石龙苪、回回蒜、明党参、百蕊草、大青、括娄、黄毛耳草、苍耳、杠板归、益母草;木本植物的竹叶椒、木通、杜仲、女贞、六月雪、凹叶厚朴等等,都是药用植物。
(二)动物资源
芜湖市位于长江南岸,动物区系处于古北界和东洋界两大界动物相互渗透的广泛过渡地带内。典型的东洋界种在芜湖市广泛分布,如兽类的华面兔、猪獾、鼬獾、杜鼠,黄胸鼠等;鸟类的白头鸭、画眉、白腰文鸟、鸟鸫、珠颈斑鸠等;爬行类的鳖、石龙子、大头平胸龟等;两栖类的泽蛙和斑腿树蛙等。而古北界的北方刺猬、鼩、大仓鼠、黑线姬鼠、貉、灰喜鹊、云雀、红尾伯劳、蝮蛇、大蟾蜍等也有分布。另外,还保存了一些古老而**的种类,如、和等。
芜湖市水域范围内已知鱼类约有57种,隶于9目20科。还盛产绒鳌蟹、虾、鳖、龟等。冬季,长江及其支流、湖泊与池塘中,有数量可观的各种海鸥、雁鸭类、鹬类越冬;夏季稻田广布着秧鸡、水雉、骨**鸡、苇和各种鹭类。兽类,以小型啮齿占**优势,其次是中、小型食肉兽,大型草食性兽类,如小、獐等,由于人类活动频繁,市区周围已很少见到。
三.历史文化
自源头奔腾了5000多公里的长江,在芜湖和青弋江交汇。青弋江这条长江下游较大的支流,一改上游支流在高山峡谷里摔打出来的急脾气,秉持着江南水乡平和、温婉的脾性。芜湖在这两大江水的环抱中,出落得一派水乡泽国的容貌。
水,是芜湖的命门所在。 “一年熟,三年足”的粮仓美誉;塞满船舱的江虾河蟹;“四通五达”的便捷水运;中国四大米市之一的重要地位;近代开埠以来“安徽**港”的霸气。没有水,这一切在芜湖都不会发生。
(一)地名由来
芜湖故地名鸠兹,在今市东南约20千米的水阳江南岸。春秋时,因“湖沼一片,鸠鸟繁多”而名“鸠兹”,属吴国。西汉武帝元封二年(前109年)前置县,因“蓄水不深而多生芜藻”始名“芜湖”。
(二)地方文化
芜湖历史文化资源十分丰厚。繁昌“人字洞”,是古人类考古学上的重大发现,发现的远古人类制作的石器、骨器和品种多样的哺乳动物化石、时间断代约在距今200万~250万年之间,把人类在亚洲活动的历史上溯了四五十万年。
繁昌柯家村古窑址,繁昌平铺乡“万牛墩”和南陵吴越土墩墓,南陵大工山铜矿遗址,均为全国重点保护单位。
(三)民俗风俗
1.广济寺庙会
主要内容:民间传统习俗,四方信徒、香客云集进香朝拜,民间艺人献艺,寺庙举行隆重仪式,诵《地藏菩萨本愿经》、守地藏肉身塔,历时七天。
2.凤凰美食节
主要内容:风味小吃展、文化论坛、民族音乐会,已成功举办十届。
3.黄浒赛龙舟
主题内容:从春秋战国时期以来一直至今,赛龙舟、吃粽子等等,以此来纪念屈原。
4.官陡庙会
地点:官陡门街道主要内容:明清以来一直传承至今,舞长龙、耍狮子、跑旱船、敲腰鼓、折子戏。
四.名优特产
芜湖有“三三画”等艺术作品,芜湖铁画是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艺人以锤代笔,锻织成画,风格*特。芜湖剪生产始于明末清初,做工精细讲究,为中国三大**剪。曾先后两次就芜湖“傻子瓜子”问题作了专述,为“傻子瓜子”和中国私营经济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舞台。
(一)手工艺品
芜湖铁画、堆漆画、通草画、赵云生剪、无为剔墨纱灯、南陵贴木画、弋江贡篮、鑫马珠宝、南陵紫云英弋江籽。
1.堆漆画
芜湖名漆工吴思才能书善画,1956年在党的挖掘民间工艺号召下,受储炎庆挖掘铁画工艺的启发创制出的具有*特地方色彩的堆漆画。堆漆画是用油漆堆砌起来的浮雕画,工艺操作规程有抹灰、划稿、堆灰、磨光、修整、上漆、涂彩七道工序。
2.南陵贴木画
创始人曹勇,安徽芜湖南陵人氏,南陵为贴木画的发源地。首度为贴木画命名的是06年时任*南陵县县长的韩万青,韩县长参观完贴木画后深有感触,意为南陵一绝,可见人亦!何不叫南陵贴木画呢?故而有了南陵贴木画这一说。
(二)小吃美食
傻子瓜子、煮干丝、虾籽面、无为板鸭、鸠江腐乳、无为送灶粑粑、芥菜圆子、芜湖蟹汤包、芜湖鱼、海螺沙煲、芜湖臭干、腰子饼、弋江羊肉、肉蒸饭、奎湖漂鱼、芜湖老鸭汤泡锅巴
五.风景名胜
芜湖山水相应,有半城山半城水之称。代表景色有芜湖十景。主要景点有方特旅游度假区、镜湖公园、鸠兹广场、赭山公园、雨耕山、丫山风景区、鸠兹古镇、松鼠小镇、滨江公园、马仁奇峰国家森林公园、天井山国家森林公园、广济寺、王稼祥纪念园、中江塔、繁昌窑遗址等。
(一)丫山风景区
丫山风景区位于安徽省芜湖市南陵县境内一处具有古老历史和悠久文化的小镇---何湾镇。西接池州,北靠铜陵,处三市交界之处,历史上曾是西去北上的要道,素有芜湖“金三角”之称。
(二)镜湖公园
镜湖公园,安徽省芜湖市镜湖公园。芜湖镜湖公园由大小镜湖两部分组成,大镜湖俗称“陶塘”,小镜湖为“汪家田”。由宋代词人张孝祥“捐田百亩,汇而成湖”。镜湖位于市区中心,毗邻较繁华的芜湖中山路步行街与鸠兹广场,水面达二百余亩。因其水清可鉴,形似圆镜,“水惟不竞形俱鉴”,故名“镜湖”。
“镜湖细柳”系古“芜湖八景”之一,历来“为邑中风景较佳处”。
(三)广济寺
广济寺,始建于唐乾宁年间(894—898)。
旧时凡朝九华山者,必先于此尊请“地藏利成金印”之后再去九华山,故其又有“小九华”之称,为朝拜**,历来香火旺盛。
广济寺与普济寺、能仁寺、吉祥寺并称为安徽四大名寺,而以广济寺为首。
(四)鸠兹古镇
鸠兹古镇,位于安徽省芜湖市扁担河沿岸,总占地面积约1100亩,总建筑面积约40万平方米。项目涵盖10大特色街区,10余种徽文化沉浸式演艺、16大人文景点,30多个非验项目,50余家徽商**等,打造中国以徽商为主题的商帮文化旅游区,中商**聚集区,安徽较大的徽商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逐步形成为集文、旅、产、学、研为一体的中文化沉浸式体验度假小镇,让民族文化回归故里,让文化旅游滋养城市。
古镇南北长1200米,东西宽500米,以扁担河为界分为东西两个板块:西侧是静态区域,以书院、会馆、名人故居为主,潮州会馆、徽州会馆、湖南会馆等重在体现商帮会馆文化;俞宅、吴明熙大宅、张宅、王宅等展现名人故居文化;李漱兰堂、通德堂、项家钱庄、留春园则再现了丰富的传统业态。 芜湖城东北部有一条肩挑长江与青弋江的奇特河流,它就是扁担河。这里历史久远,自古繁华。早在北宋,**的科学家、政治家沈括在此修圩,仁宗皇帝赐名“万春”,千年以来,万春圩造福一方,影响犹存。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扁担河连通万春圩,交利,物产丰美。南宋时,这里即为草市,元代已成为芜湖重要商埠,也就是传说中的鸠兹老街。再后来,由于有了“旁郡”商人的介入,老街更加繁华,“旁郡”人就是四百里开外的徽州商人。
徽商,俗称“徽帮”,起源于东晋,发展于唐宋,鼎盛于明清,曾为中国商帮**。“无徽不成镇”,朱明时期,鸠兹老街即曾是徽商重要的“宜贾宜居”之地。
到了清代中期,这里已是车水马龙,商贾云集,徽商“扎堆”的徽帮雄镇。
数**以来,徽商在这里经营木材、茶叶、粮食、典当、文房、布匹、饮食、盐业、药材等,他们“募工冶铁”,“开设染局”,“贷本经商”,使得鸠兹古镇繁华一域,是为芜湖城边重要的商业次中心。
扁担河边的这座古镇,曾成就了阮弼、汪一龙、张文金、朱锦堂、胡贞一、李经方等一代代徽商,他们都为某个历史时期的业界**,为芜湖、安徽乃至中国的商业繁荣做出过**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