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市酒巷酒业有限责任公司通过近几年的不断发展,积极创新,诚信经营,视质量为企业的生命力,从选粮—发酵—酿造—检验—调制 —灌装—检验—出厂,每个环节无不做到精益求精。尤其2009年,公司隆重推出的“酒巷原浆”年份酒,通过“择层取醅”、“择时摘酒”等传统技 术,得到精华的原浆美酒,再放入地下酒库经陶坛洞藏一定年限,使其自然老熟。其以色泽清透,口感柔顺,香味自然,回味甘美,醇和怡人的特 征。“酒巷原浆”系列产品,被安徽省消费者协会评为“消费者信得过产品”、被安徽省质量监督评为“产品”、被省工商局评为“ 安徽省商标”,产品**河南、河北、山东、江苏等十多个省市和地区并受到广大消费者的**与厚爱。
前两年,听说散装白酒销售颇具规模,主要消费层在广大农村。部分市场的散酒零售、批发小有规模,而且散酒营销势态随着渐凉的天气,略有上扬趋势。
散酒营销方法、品种、市场占有率情况分析
1、 散酒营销方法
(1)门市坛装零售:散酒的度数有45°、46°、48°、53°、60°、65°六种档次。而60°、65°一般直接饮用的客户较少,其大部分销售去处是为个体私有小酒业和造者提供调味基础酒。上述散酒,经**品尝,质量优劣各半。而市面大部分散售白酒皆来自于集体和私有小酒坊,酒的发酵周期一般都不**过二十五天。酒的价格一般在1.2-15元/斤。
(2)塑料桶装销售:塑料桶散装酒的容量规格有5000、4800、4500、3500、不少于1500。桶装酒的度数有45°、46°、48°、50°四种规格。酒的价格一般50°.5000大曲酒在12-15元/桶,50°.3500-4000大曲酒价格在8-11元/桶。
2、 散酒营销价格情况
3、散酒市场占有率情况
散装白酒销售渠道主要为自办直销门市与商店代销零售、批发,且批发规模不大。某些县城虽然有很多散酒营销点,但县城居民购买消费的**,约占总市场4-6%份额。但该地区的人均白酒瓶装消费水平却在8-12元/瓶左右,并且各类中档销售行情看好。散酒生存的特点是酒的价格便宜,且迎合当前消费者水平低的情况,所以在农村散酒市场还有一定市场潜力可挖。
在感官鉴别散酒的真伪与优劣时,应主要着重于酒的色泽、气味与滋味的测定与评价。在目测散酒色泽时,应先观察其透明度,并颠倒,检查底部有无杂质下沉,或者有无悬浮物等,然后再倒入烧杯内白色背景观察其颜色。散酒的气味和滋味是评价散酒质量的关键指标,应在常温下进行,开瓶后立即进行品尝。
如果从国内和国际白酒企业发展道路看,现有散酒营销和生存只是一种短期性过渡行为。因为,散酒市场的存在和发展条件取决于农村经济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程度。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繁荣,散酒生存空间就会慢慢消失;市场经济发展迟缓和滞后,散酒市场就会复苏和有潜力可挖。因此,某些白酒企业在经营散酒销售生产同时,是否要大力开发市场和力度要持慎重。另一方面,某些白酒企业经济实力较好,对散酒经营生产时不可作为主导开发和**市场拳头。目的是预防市场陡变造成企业产品和包装积压,使企业损失巨大。而且企业在白酒调整组合结束。白酒市场*复苏情况下,规模化散酒营销不利于企业形象和价值升级,以致使企业良好的经营状态受控于低档酒的声誉陷阱。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的健康意识的增强,散酒市场的规范化管理显得至关重要。作为基础市场的培育,通过“标准化”的市场运作树立起形象,就像散装酒都有了一样,消费者才能明明白白的消费,才有可能切切实实地喝上放心酒。散酒好,因为瓶装酒的成本很多在包装上,散酒更注重产品本身。因此,散酒在白酒市场上具备相当大的竞争力。
了解散酒的代理前景
散酒历来是以低品质、低价格的模式存在,主要的售卖形式是单店零散销售与消费,所以没有意识。而且质量、管理、服务方面都有一定的局限,散酒缺的正是市场需要的。这样一来,散酒就长期处于无人问津的态势。
散酒的品质未必不好,但是单点零售的方式可能会导致严重的信任,以次充好的不良商家有很多,做良心酒的卖家也不少,消费者吃一次亏,上一次当,对散装酒就可能彻底失去信心,失去了信心的消费者就会转投酒的怀抱。
散酒与市面上的成品酒是差不多的,区别在于散酒没有包装,而且是通过纯粮酿造的,所以说在口感上与成品酒相比要好的多,相同价格买到的散酒比瓶装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