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体拆除区域Q2位于3~5/C轴,靠近5轴,房屋装修时将该区域内墙体进行了拆除,经检测该区域内墙体采用烧结普通砖砌筑,拆除墙体高度为2.30m,长度为0.55m,墙厚为240mm,具体位置见图8-1中Q2位置。现场拆除情况详见附件照片4。
承重墙的拆除会对既有房屋造成巨大的安全影响,本评判标准旨在对拆除承重墙这一行为做等级评判。既有房屋的结构体系、拆除墙体所在楼层、拆除后洞口的长度高度、拆除墙体的位置等都会直接影响到所拆承重墙对大楼的安全影响程度。
墙体拆除区域Q4位于3-4/A轴,房屋装修时将该区域内墙体进行了拆除,经检测该区域内墙体采用烧结砖砌筑,拆除墙体高度2.302m,长度为0.300m,墙厚为240mm,具体位置见图8-1中Q4位置。现场拆除情况详见附件照片5。
墙体拆除区域Q1位于4-5/A轴,房屋装修时将该区域内墙体进行了部分拆除,经检测该区域内墙体采用烧结普通砖砌筑,拆除墙体高度为2.345m,长度为0.500m,墙厚为240mm,具体位置见图8-1中Q1位置。现场拆除情况详见附件照片1。
恒荷载的调查应采用抽样实测的方法,重点检测楼面找平层、装饰层的材料与厚度,以及填充围护墙的材料与厚度。
活荷载应根据实际使用功能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009)确定;必要时,对设备房、档案资料室等房间的活荷载也可根据使用现状进行调查实测。
墙体拆除区域Q1位于1-3/B轴,房屋装修时将该区域内墙体进行了拆除并改做了衣柜,经检测该区域内墙体采用烧结多孔砖砌筑,拆除墙体高度为2.3m,长度为1.8m,墙厚为240mm,具体位置见图8-1中Q1位置。现场拆除情况详见附件1照片3。
民用建筑安全性的第二层次子单元评级,应按下列规定进行:
1、应按地基基础、上部承重结构和围护系统的承重部分划分为三个子单元,并应分别按本标准第7.2~7.4节规定的方法和评级标准进行评定;
2、当不要求评定围护系统可靠性时,可不将围护系统承重部分列为子单元,将其安全性并入上部承重结构中。
当需验算上部承重结构的承载能力时,其作用效应按本标准第5.1.2条的规定确定;当需验算地基变形或地基承载力时,其地基的岩土性能和地基承载力标准值,应由原有地质勘察资料和补充勘察提供。
当仅要求对某个子单元的安全性进行时,该子单元与其他相邻子单元之间的交叉部位也应进行检查,并应在中提出处理意见。
复测
1,复测应影响基本稳定后进行。
2,采用文字、图纸、照片或录像等方法~记录房屋建筑
构件、装修和设备的损坏部位、范围和程度~并和初始记录对照~确定监测过程中房屋完损状况的变化情况。
3,计算房屋垂直位移、水平位移、倾斜的累计总值。
4,分析房屋损坏原因~按《房屋完损等级评定标准》,试行本,和《危险房屋标准》CJ13对房屋损坏程度进行评定~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
墙体拆除区域Q1位于4/C-D轴,房屋装修时将该区域内墙体进行了拆除(墙体由240mm拆薄为120mm厚),经检测该区域内墙体采用烧结砖砌筑,拆除墙体高度为2.000m,长度为0.770m,墙厚为240mm,具体位置见图8-1中Q1位置。现场拆除情况详见附件照片2。
墙体拆除区域Q8位于1-3/D轴,房屋装修时将该区域内墙体进行了拆除,经检测该区域内墙体采用烧结砖砌筑,拆除墙体高度2.412m,长度为3.300m,墙厚为120mm,具体位置见图8-1中Q8位置。现场拆除情况详见附件照片9。
一栋四层砖混结构房屋,建造于20世纪90年代。为了解房屋装修过程中拆除的构件是否为承重墙,特委托房屋质量检测站对拆除墙体进行检测,并依据《承重墙拆除等级评判标准》对拆除承重墙体等级进行评定,。本是承重构件的专项,不代替房屋安全检测。检测内容如下:(1)房屋基本情况调查;(2)对拆除构件进行承重构件。
房屋结构计算分析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检测应详细描述结构计算模型、荷载和材料强度取值、计算分析软件、主要参数取值以及主要计算结果等信息:
2 结构计算模型宜根据结构布置和节点构造等实际情况,适当考虑节点的非完全刚接、弹性楼盖、相邻构件共同作用以及非结构构件的贡献等影响;
3 几何尺寸、材料强度、荷载应根据实测结果取值,并考虑材料老化与损伤、截面削弱、地基变形、环境作用等不利影响;
4 主要计算结果应包括典型构件验算结果、地基基础的承载力验算结果、承载力〈或安全性〉不足的构件分布范围。当按现行设计规范验算结构抗震性能时,应列出周期、层间位移、轴压比等宏观分析结果。
上海钧测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授权江苏钧测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达成委托协议,江苏钧测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所发信息中的检测、鉴定由上海钧测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检测、鉴定,报告由上海钧测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出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