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指控孩子叛逆的同时,我们也正好暴露了这叛逆的根源——过度呵护所演变的压制。正是这种看似善意的温柔的束缚,让正在成长中的孩子无所适从。所以在指责孩子不听话的同时也应该反省一下自己:是不是束缚了孩子的身心,是不是没有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和足够的理解。
孩子“不写作业”“不按时睡觉”“不听话”,这都不是事情本身,而是父母的自恋存亡战:孩子不如我所愿,父母感觉自己要死了,于是为一点点小事情歇斯底里逼迫孩子,那么孩子自然也容易变得歇斯底里。
一旦孩子变得歇斯底里,比如打了妈妈,他/她就成了板上钉钉的错误孩子,妈妈就成了那个可怜的、付出一切还要被孩子如此对待的受害者。
然后所有人都有理由跳出来指责这个孩子,因为他/她错得板上钉钉啊!他/她居然打自己妈妈!这样的孩子,必须揍一顿让他明白打人是错的!
迷茫:谁的青春不迷茫。在里面,每干一件事都是要目标,有标准,就拿叠被子来说,多宽多高才是合格,这些都是有标准。跑五公里、一百米、四百米障碍都是有标准,所以经过在的训练,你自己也会养成一个做事要有标准的习惯,无论干什么都有一个目标,能够让你重新找回自我。
叛逆:年少的我们也曾经叛逆过,很多人叛逆是因为父母从小就惯着孩子,或者是对还是缺乏关爱,让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就出现叛逆的现象。来到,大家都是一样,都是兄弟姐妹,一起同甘共苦。当过兵之后,你就明白父母的用心良苦,就明白父母挣钱不容易,把自己养大更不容易,更加体谅父母,变得孝顺,懂事。
不想上班:很多人不想上班有很多原因,比如不喜欢这份工作、工资低、老板不好等等。你来到之后,你工资更低,义务兵期间只有津贴。不喜欢干的事情很多,比如每天叠被子,每天打扫卫生,班长还每天批评人,还不敢反抗。其实这些都能让你得到成长,来到就有服从管理,军人就是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当兵之后,会让你更加有责任心,做事有自己的标准,遇到困难想办法去解决,而不是逃避。
一直以来,父母都会苦口婆心地教育孩子,希望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孩子,让孩子少走弯路。
然而,对于叛逆期的孩子,更需要父母用心聆听孩子的想法,这样才能真正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才能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和做出一些行为的原因。
不要三句不离“学习”,也不要动不动就指责或发表自己的看法。可以时不时地询问孩子近的心情、兴趣、喜好、教育咨询发生的趣事等,多关注孩子的内心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