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规格: | 不限 | 产品数量: | 不限 |
---|---|---|---|
包装说明: | 按订单 | 价格说明: | 不限 |
查看人数: | 14 人 | 本页链接: | https://info.b2b168.com/s168-176116167.html |
汽车电泳涂装知多少
电泳漆,也叫电泳涂料,现在还有很多人沿用“电泳漆”的称呼,而不用“电泳涂料”。随着常规喷涂的缺陷不断浮现,电泳开始变得越来越普及。电泳漆也开始不断更新换代,从阳极电泳漆到阴极电泳漆,从单组分电泳漆到双组分电泳漆,电泳漆的发展也促进了电泳涂装的发展,使更加多的产品不再使用喷涂技术而是使用电泳。
目前汽车行业几乎完全都是采用电泳漆作为底漆,电泳漆的好处是大大提高了工件内腔的防腐,同时由于其相对特殊的成膜方式,在耐腐蚀性上也高于普通喷漆。同时,抚州阴极电泳漆,电泳漆也方便流水线生产,提高生产效率。
不过虽然现在电泳漆在汽车行业应用很广泛,但也存在一些细节问题,下面总结几点具有代表性的问题供大家参考:
1、 汽车上的冲压件用什么电泳漆工艺?
答:一般用阴极电泳。阴极电泳涂装法就是把被涂物作为阴极,阴极电泳漆账期,所采用的电泳涂料是阳离子型(带正电荷)。反之是阳极电泳涂装法就是把被涂物作为阳极,所采用的电泳涂料是阳离子型(带负电荷)。
2、 如何防止汽车零件表面的电泳漆脱落?
答:在做汽车零件加工时,适当降低漆膜硬度。硬度低了,韧性相对就高点,对漆膜脱落有益处。
3、 汽车车身电泳时夹具会不会被涂装?
答:汽车电泳漆都是把铁或镀锌铁等电泳涂装上,其他不导电或不锈钢是电泳不上的。
4、 为什么阴极电泳漆涂装后的工件表面有凹点?
答:工件脱脂前处理,除油不彻底;电泳漆中含油分子。
5、 汽车电泳漆涂膜的厚度多少?
答:槽液参数,施工参数等正常的情况下,电泳漆膜厚度做到35以上都没问题。电泳涂装的一个特点就是,阴极电泳漆涂装设备,漆膜厚度可以通过调整参数来自由控制。不过一般汽车厂根据自身成本要求,都尽量在保证漆膜性能的情况下,保持漆膜厚度。一般为18um-25um。
汽车涂装工艺的特点和侧重点:
汽车涂装工艺根据汽车类型的不同而各有特点和侧重点。
载重汽车的主要涂装件是前部驾驶室,涂装要求;其他部件如车厢、车架等涂装要求比驾驶室低。
客车的涂装与载货汽车的涂装有较大区别。客车车身包括大梁、骨架、车厢内部、车身外表面,其中以车身外表面要求较高。车身外表面不但要求具有良好的保护性和装饰性,而且喷涂面积大、平面多,有两种以上的颜色,有时还有汽车色带。因此,施工周期比载货汽车长,阴极电泳漆分销,施工要求比载货汽车高,施工过程比载货汽车复杂。
轿车和小型旅行车,不论在表面装饰性或底层保护性都比大型客车和载货汽车的要求高。它的表面涂层属于一级装饰精度,具有美丽的外观,光亮如镜或光滑的表面,无细微的杂质、擦伤、裂纹、起皱、起泡及肉眼可见的缺陷,并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
底面涂层属于优良保护层,应有优良的防锈性和防腐蚀性,很强的附着力;局部或全部刮涂附着力好、机械强度高的腻子,使用数年也不会出现锈蚀或脱落等现象。
汽车轻量化用高强度钢零部件的表面性能要求
汽车应用的所有钢铁零件,在多种环境中都需要进行表面防护处理,包括电镀层、化学镀层、有机涂层(油漆)等,目的主要是为了表面防护(防腐蚀)的需要,当然也有表面装饰、耐磨等要求。相对于汽车用普通钢板材料的表面处理来说,高强度钢板尽管强度高,但是材料本身的厚度薄,为了使用过程中的安全可靠,对其表面涂镀层的耐腐蚀性能的要求比普通碳钢零件要高。
随着汽车轻量化的发展和高强度钢铁零件的大量应用,世界一些的汽车厂商对于高强度钢铁电镀锌零件的中性盐雾试验出白锈时间由原来的72~120 h,提高到了 168~240 h。出红锈时间由312 h提高到720h以上。当然,电镀锌镍合金的汽车零件和电镀锌、锌镍再阴极电泳的零件耐腐蚀性能的要求会更高。
除了汽车零部件电镀层耐腐蚀性能高之外,由于高强度钢零件在电镀过程中会析氢,容易引起高强度钢零件的氢脆敏感性增加,因此,在高强度钢铁汽车零件电镀后要进行严格的除氢工艺进行处理,以消除汽车高强度钢电镀零件的氢脆敏感性。
另外,有些汽车高强度钢铁零件的表面镀层有滑动磨损性能的要求,希望零件表面有更稳定的低摩擦系数和低的磨损率。一般镀锌层的表面摩擦系数在0.02~0.16。这也需要在镀锌钝化之后的封闭溶液里,加入一些减摩物质(如二硫化钼、聚四氟乙烯等),才能满足这种低摩擦系数的性能要求。
一些汽车厂商要求经过镀锌、镀锌镍合金镀层既要进行三价铬钝化,提高镀层的耐腐蚀性能,同时还希望保留镀锌、镀锌镍的本色,目前国内外通常是通过镀锌镍钝化后的封闭,即可以消除零件镀层钝化膜的色泽,说明封闭实现了很好的遮色效果,同时提高了电镀零件的耐腐蚀性能。另外,这种封闭有时还可以满足汽车高强度钢铁零件的表面镀层滑动磨损性能的要求,通过钝化后的封闭实现了稳定的低摩擦系数和磨损率,零件表面摩擦系数在0.10~0.16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