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规格: | 不限 | 产品数量: | 不限 |
---|---|---|---|
包装说明: | 按订单 | 价格说明: | 不限 |
查看人数: | 104 人 | 本页链接: | https://info.b2b168.com/s168-120723753.html |
社交加上电商,礼物说小程序带来人与货的新场景
2011年,微信作为一款即时通讯应用悄然上线。彼时没人能想到,7年后,微信会覆盖全国94%以上的智能手机,**月活跃用户达10亿。经过多年发展,微信已然形成了一个**大的社交生态,拥有强大的流量和社交关系。
更重要的是,经过5年的移动支付习惯培养,截至2017年3月,微信支付的用户已逾6亿。经过前期布局,2017年,常州小区社区团购,微信正式推出小程序,开始尝试将大量稳定的用户向更多支付场景导流,其中电商成为了较直接的受益行业。
一、社交电商终于迎来“”,小程序是“引燃者”
过去的十几年里,随着网数量的指数级增长,以及消费者从线下转移到线上的消费习惯,我国的电商行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电商模式也经历了多次更新和迭代。阿里巴巴的B2B,京东、唯品会的B2C,淘宝、微等C2C模式,电商形态一路裂变,形成了综合电商、垂直电商、内容电商和社交电商等更多新形态。
社交电商作为时下较热门的电商形态,一开始就被赋予较高的期待,人们一直在讨论社交电商的爆发,但一直雷声大雨点小,甚至被认为是伪命题。直到今天,微信小程序的爆发,似乎终于引爆了社交电商。
QuestMobile发布的数据显示,随着2017年12月28日微信重点推荐小程序跳一跳,微信小程序月活跃用户在2018年1月成功突破4亿,总用户渗透率为43.9%,并开始保持流量的环比高速增长。目前已有95%的电商平台都接入了小程序,购物类小程序占小程序总量的17%。
尽管微信之父张小龙一再强调,小程序并不是专门为电商准备的,但是各方数据都在证明:对一些垂直电商来说,小程序的转化率远**APP两倍甚至更多。这也是为什么大量平台电商与垂直电商都已接入小程序的原因。
依托微信和小程序的社交电商,不仅拥有海量用户池,在导流成本上占尽优势,同时还可以避免APP时代登陆注册、链接分享、页面频繁跳转等麻烦。因此,为突破传统电商“引流难”、“成本高”等困境,与社交媒体的嫁接正在成为每一家老牌和新兴电商平台的必经之路。
二、社交电商三要素:真连接,真黏性,真互动
虽然小程序引爆了社交电商,但现阶段也只是证明了社交电商的潜力巨大,真正成熟的社交电商模式还需要更多探索。
就目前该领域的发展来看,同样是做电商,同样是依托微信的巨大流量,但社交电商的发展却良莠不齐。究其根本,很多社交电商的从业者只看到了社交电商的广阔前景,却未能真正意识到社交电商的与众不同在于“社交”,而非“电商”。
所谓社交电商的本质,就是利用社交关系和个人影响力,让消费者产生购买行为,并通过社交拉动更多用户参与,从而裂变出更多细分流量入口。反观如今市场上的社交电商平台,他们大多认识到了社交的重要性,却没找到合适的接入和发挥模式。这些社交电商在利用社交关系的过程中,并未真正做到为社交关系加分。
眼下,小区社区团购开发,各大社交电商平台都挤在微信这个大流量池里抢用户,各路玩家可谓使尽浑身解数博眼球。但目前来看,使用的还是持续竞价的传统电商老套路。不管是拼团、砍价模式,还是频繁的**优惠,较终还是用一定的价格优势换取用户,甚至将更多的流量入口寄托在“转发/邀请换取优惠”上,归根到底还是商品信息的大量与转发。
这样的方式短期内会有大量用户涌入,但长期来看,是对用户社交关系的削减,是减分项。这并不是一个长久之计,无法形成优势壁垒。你价格低获取了用户,我只要价格比你更低,用户就会倒戈,较终还是没有摆脱传统电商的价格战方式,对社交电商的品牌建立也没有持久的正向作用。
在我看来,真正的社交电商有三个要素:有真连接,有真黏性,有真互动。在微信群里随便丢一条销售链接,在朋友圈里发几张购物图片,这不是真正的社交电商,而是生硬移植到社交平台上的营销和广告,是对社交关系的打扰和侵蚀。
那么什么是真连接?大家共处一个500人的微信群里,连好友都没有加,算真连接吗?当然不算,依靠这样的弱连接关系,在群里随手丢一条购物链接,转化率一定是较低的,有也只能说是运气好,因为没有互动,没有黏性,没有信任背书,也就没有社交红利。
什么是真粘性?至少是有互动的,有场景上的连接关系,比如同事、朋友、家人,过年过节发个红包,端午节送粽子,中秋节送月饼,过生日送礼物,520送鲜花等等,这样的互动才会有真黏性。
什么是真互动?你我共处一个500人微信群,没加好友,互不认识,当然不会有真互动,即便加了好友,只是点赞之交,没有场景连接,也不会有真互动。
说到底,是较少有一方认为对方对自己很重要,可能二者是业务关系,也可能是挚友,师生、情侣、甚至邻居关系。这层关系的表层往往会以实物交换呈现,这也正是社交电商的根基。社交关系一定依托于社交场景,根植于真连接和真互动基础上的。
中国有句老话叫“远亲不如近邻”,说的就是互动和连接产生黏性,因为真互动建立的黏性,近邻对个人生活环境的影响更大。
三、受惠于微信又反哺微信,礼物说让“社交电商”不再是伪命题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社交电商是真正符合“社交”属性的电商呢?
近期刚完成民币1亿元C1轮融资的垂直电商平台礼物说是个样本。今年2月,礼物说小程序开始内测,这是一款可以像发微信红包一样送礼物的产品,定位中产。
通过礼物说小程序,用户可以在商城中挑选从20-30元到上千元不等的礼物,然后将礼物放入红包中,配上祝福语,发送至单个好友或者微信群。而收到礼物的用户,不仅得到拆红包礼物的惊喜,而且填写了收件信息,会通过快递收到实体礼物,惊喜加倍。
凭借玩法新颖、强社交性等标签,并依托微信的巨大流量,礼物说小程序在两个月内测期收获了大量初始用户。
截至4月底,礼物说小程序已经拥有100多万大众用户和**过5000名高用户,小区社区团购制作,次月留存率达26%。
客单价方面,大众客户能达到130元,客户更达到350元。这在依靠价格战抢占市场的电商中,是令人艳羡的好成绩。
在我看来,礼物说小程序首告捷,正是因为它抓住了社交电商的核心——“社交”。礼物说的运营关键始终围绕两个字:礼物。这个词本身就包含了丰富的社交场景,自带社交属性。
围绕“送礼”展开的购买、付费、转发,是社交关系产生的真连接,会对这段社交关系进行正向促进;
黏性,真互动。
编辑:小霞 来源 | 微信公开课
如今小程序即将满两年。当大众的期待回归理性,小程序该何去何从,我们又该期待些什么?
微信即将来到自己的*八年,无论是产品方向还是业务边界,微信似乎都在逼近一个转型的关键拐点。
要谈微信的当下和未来,小程序是避不开的话题。如今小程序即将满两年,这两个近年来微信较重磅也较受关注的动作,其带来的影响早已**出了简单某个 App 的范畴,因为微信在国内的特殊性,小程序从诞生时起就在激烈的撩拨着国内互联网的神经。
小程序承载了许多微信对于未来的规划,而对于小程序如今的体量来说,方向早已比速度重要。未来往哪去?这也就成了一个值得聊聊的话题。任何脱离背景现状的预测都是耍,今天就聊聊小程序走来的这一路。
小程序的高开低走
「短期不可高估,长期不可低估」,这或许是对微信小程序较准确的评价。
2018 年是小程序快速发展的一年,但同样也是 App 找不到着力点的一年,于是乎我们看到出现了众多的小程序平台。微信之后支付宝和百度相继入局,不久后**也加入了战场。小程序从微信的一枝*秀演变成了如今的另一场互联网大战,虽然现在还难以回答「这是否是一个小程序的时代?」,但拥有大流量平台纷纷全力投入小程序,正在变成一件理所当然的事,大家都不会抵触用小程序去探索新的业务和增长可能。
这场新的竞赛较终必然会有输赢,而微信是目前机会好的。作为较早出发的玩家,微信小程序是目前国内甚至世界范围内较繁荣的,无论在从应用生态、用户基础还是开发环境。
根据微信的数据,目前微信小程序上线近 2 年,已覆盖 200 多个细分行业,截至 7 月 10 日,已上线小程序** 100 万个,并且拥有**过 150 万的开发者 和 5000 多个第三方平台。而小程序每日的人均打开次数为 4 次,其中 54% 的打开次数为用户主动打开。
微信小程序走过的这两年其实并不算一帆风顺,从刚上线时的万众狂热到之后的快速降温,仅仅半年的时间。
微信小程序上线仅仅三个月的时候就开始有很多唱衰舆论出现,开始质疑小程序是否真的有价值,张小龙是否克制过头了…… 这源于行业对于微信这样一款月活跃用户** 10 亿的 App 的过度期待,更重要的是这种过高期待和微信团队本身的产品节奏不同步造成的期待落差。
小程序似乎是微信产品历史一款还没做好就先预告出来的重大更新,即使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内测,但作为一个全新的生态体系,很多基础功能都还没有完善。更因为小程序作为微信构建未来服务能力延伸、甚至商业化的关键,其生态地基「正不正」很关键。在公众号成功之后,所有人都知道微信有流量红利,所以微信的每个新平台都会吸引无数的流量玩家前往淘金,小程序也不例外。
但如果一个生态在刚开始就被导流和营销行为过度挤占,势必抑制其核心功能发展,长此以往,核心功能发展不起来,热度一过留不住用户,流量玩家也随之离场,只剩下一个畸形的生态和一地鸡毛。或许正是为了避免沦为营销的流量收割场,微信小程序在刚开始并没有提供相对便捷的变现路径。
就在冲在较前面的投机者开始因为「无利可图」而唱衰时,微信在 2017 年的上半年开始密集的开放能力和接口,在过滤掉了一批流量投机者后,小程序开始了围绕生态构建的快速迭代。
**造神和开发者生态
电商算是微信小程序较早突破口,在通过社交电商造就了一批百万 DAU 和千万用户的**,也开启了*二次爆发。
通过上半年密集而有序的能力开放,微信小程序在步步为营地进行着引导和摸索。连续半年时间小程序平均每个月都有 3-5 个大动作,其中包括了降低开发门槛以及卡券、长按二维码识别、分享转发、公众号导流、群能力接口……等一大批能力的。这也帮助工具、电商、社交等小程序迅速成长,诞生了一大批**应用,其中较瞩目的正是通过社交链打通飞快成长的社交电商。拼多多、蘑菇街、**的新款等等都在这期间开始了飞速成长,开发出了一片去中心化的流量洼地。
2017 年的**则是这一年的节点,去年当所有目光都集中在天猫和京东的千亿大战之时,微信小程序正在悄悄成为另一批「幸存者」的新大陆。包括京东、蘑菇街、转转等的电商机构都在**取得了十分亮眼的成绩。像是较早开始尝鲜的蘑菇街,去年双 11 在微信平台的小程序新客成交占比是 App 的 4.2 倍;用户剁手成功率比 App 高 16.1%;剁手手速也达到了自家 App 的 2.28 倍。
而到了今年的**,小程序的表现延续了去年的劲头,开始逐渐有了**大战*三个玩家的模样。根据微信的数据,相比去年 11 月 1 日-11 月 11 日,今年的同一时间,品牌自营类小程序今年「11.11」期间访问用户数增长 7 倍,交易金额增长 22 倍。
而与此同时,微信并没有停下构建生态的节奏,在 2017 年的密集迭代之后,微信在今年也有近 20 次的能力释放,降低开发门槛、丰富场景。
8 岁的微信,我们该期待些什么?
想要观察微信,微信公开课 PRO 版无疑是好的途径,而小程序已经连续两年成为了公开课的「主角」。
马上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微信公开课 PRO 版,遥想张小龙在 2016 年 12 月 28 日公布小程序上线时间,以及在 2018 年 1 月 15 日用跳一跳小游戏开场,张小龙已经连续两年在公开课上为小程序站台,向外界传达微信自己对于产品的理解。而现在,经过一路的起起伏伏,微信小程序的生态逐渐丰满,外界对于小程序的期待也趋于理性,今年的微信公开课我们又该期待些什么?
如今的小程序已经逐渐成长为了一个成熟的生态,相比增长速度,方向和生态氛围无疑是目前微信更加看重的事。进一步扩大品类、降低开发门槛、扶植品牌小程序……这些都可能会成为今年公开课上小程序的主要动态。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小程序迎来大爆发。各大互联网平台相继发力小程序,打造其小程序发展生态圈。截至目前,微信、支付宝、百度、**、淘宝、**、QQ等七大重量级APP都拥有了各自的小程序平台。
据1月5日发布的《2018小程序行业发展白皮书》显示,2018年微信小程序平台日活用户从2017年底的1.7亿人次增至2018年底的2.3亿人次。
在资本市场整体趋冷的2018年,金沙江、DG资本、高龄DST资本、红杉资本等**过100家投资机构投资小程序。多个小程序连续两次以上融资,比如“享物说”融资4次、“阅邻书院”融资3次、“校品会”融资2次。
成员布局、资本涌入,小程序这个“蛋糕”的体量越来越大,而其展现的诱人前景将带来更多的市场机遇,迎来一个更大的发展空间。
多成员发力小程序
近日,腾讯、百度等互联网成员晒出各自小程序平台的“数据”。1月5日,*二届阿拉丁小程序年会上发布的《2018小程序行业发展白皮书》显示,2018年微信小程序日活用户从2017年底的1.7亿人次增至2018年底的2.3亿人次,其小程序的应用数量**过230万个。
上个月,百度小程序团队公布其小程序的数据,在成立100多天时间内,百度小程序月活用户**过1.5亿。其分发小程序入口40多个,为开发者提供了231个API接口和35个组件。
依托庞大的用户数量,两大小程序平台均取得了飞速发展。而从之前互联网成员在小程序上的布局也可见小程序的“火热”程度。
去年10月,淘宝开始内测小程序“轻店铺”。11月,QQ正式在安卓版上线小程序,名叫“QQ轻应用”。
三大成员均已入局,近几年发展势头迅猛的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下简称“字节跳动”)也携其拥有海量用户的**APP、**APP前来“搅局”。
就在淘宝上线“轻店铺”小程序的10月,**上线小程序。在此之前的9月,同属于字节跳动的**小程序上线运营。
截至目前,微信、支付宝、百度、**、淘宝、**、QQ七大拥有**级流量的重量级APP都拥有了各自的小程序平台。
除了互联网成员外,华为、小米、OPPO、vivo等多家**手机厂商于去年3月举行了快应用标准启动发布会。无须安装、即点即用的特点,被视为手机厂商版的“小程序”。
差异化竞争带来更多机遇
互联网成员纷纷布局小程序,同样引来各路资本涌入。据《2018小程序行业发展白皮书》显示,2018年,在资本市场整体趋冷的趋势下, 有金沙江、DG资本、高龄DST资本、红杉资本等**过100家投资机构进场。多个小程序连续两次以上融资,比如“享物说”融资4次、“阅邻书院”融资3次、“校品会”融资2次。
其中,线下零售和网络购物小程序成为2018年融资较热门的领域,两者合计融资占整个小程序融资近7成。零售小程序融资**36亿元,特别是社区团购引导新一轮融资热潮,网络购物小程序融资也**过15亿元。
此外,在小程序融资规模排名**的行业中,还包括小程序服务商、内容资讯、汽车小程序,分别占比8.9%、3.8%、3.5%。
同时,构建小程序生态圈的互联网成员因自身“基因”的不同,走上了差异化发展之路,为小程序的发展带来更多可能。
微信小程序平台体量较为庞大,涵盖了商业、娱乐、游戏、社交等方方面面。其中,小区社区团购软件,游戏一直是腾讯系的主打产品,在去年12月公布的前200位小程序中,新游戏小程序**数量达到15个。
支付宝拥有阿里系强大的服务商业体系,其小程序的发展则是进军线下,构建场景化的应用。这从其开放的小程序类目也可看出端倪,工具、零售、生活服务、旅游出行与交通、公益、金融、教育等九大类目均具有线下场景化应用的特点。
主做内容的**,则通过内容和服务的关联,构建用户、创作者、开发者三方的内容生态闭环体系,为内容生产商提供了更多机遇。
据《2018小程序行业发展白皮书》预测,随着农历新年的临近,新一轮的社交和旅游热潮即将到来,这两类小程序数量将增加明显。这将为新一轮的小程序开发者带来机遇。
未来小程序这条大船注定挤满千千万万的创业者。现实就是,在小程序上线不久的时间内,诸多行业大咖都已经上船,如果你们不抓紧机会抢占小程序市场,那所有的红利都将与你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