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强度不够,均质性差
8.1现象。同批混凝土试块的抗压强度平均值低于设计要求强度等级。
8.2产生的原因
(2)混凝土配合比不当,计量不准,施工中随意加水,使水灰比增大;
(3)混凝土加料顺序颠倒,搅拌时间不够,拌合不匀;
(4)冬期施工,拆模过早或早期受陈;
(5)混凝土试块制作未振捣密实,养护管理不善,或养护条件不符合要求,在同条件养护时,早期脱水或受外力砸坏。
8.3防治措施
??(1)水泥应有出厂合格证,新鲜无结块,过期水泥经试验合格才用;砂、石子粒径、级配、含泥量等应符合要求,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保证计量准确,混凝土应按顺序拌制,保证搅拌时间和拌匀;防止混凝土早期受冻,冬朋施工用普通水泥配制混凝土,强度达到30%以上,矿渣水泥配制的混凝土,强度达到40%以上,始可遭受冻结,按施工规范要求认真制作混凝上试块,并加强对试块的管
理和养护。
??(2)当混凝土强度偏低,可用非破损(如回弹仪法,超声波法)来测定结构混凝土实际强度,如仍不能满足要求,可按实际强度校核结构的安全度,处理方案,采取相应加固或补强措施。
(五)砼施工
1、配合比选用
以混凝土满足和易性、凝结时间等为施工条件,以混凝土符合强度、耐久性等质量要求8、强度不够,均质性差
8.1现象。同批混凝土试块的抗压强度平均值低于设计要求强度等级。
8.2产生的原因
(1)水泥过期或受潮,活性降低;砂、石集料级配不好,空隙大,含泥量大,杂物多,外加剂使用不当,掺量不准确;
(2)混凝土配合比不当,计量不准,施工中随意加水,使水灰比增大;
(3)混凝土加料顺序颠倒,搅拌时间不够,拌合不匀;
(4)冬期施工,拆模过早或早期受陈;
(5)混凝土试块制作未振捣密实,养护管理不善,或养护条件不符合要求,在同条件养护时,早期脱水或受外力砸坏。&nbs长期性能与耐候性能研究很少,局限于加速试验,真实条件研究少。目前关于碳纤维的徐变性能研究基本以材料本身为研究对象,对于预应力碳纤维加固系统的长期徐变性能的研究几乎为空白。由于预应力碳纤维长期工作于高应力状态下,因此这一研究非常重要。另外,对于碳纤维加固系统的耐久性能研究主要以加速试验为研究手段,少有以实际工程中的碳纤维加固系统为对象展开研究。p;
8.3防治措施
??(1)水泥应有出厂合格证,新鲜无结块,过期水泥经试验合格才用;砂、石子粒径、级配、含泥量等应符合要求,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保证计量准确,混凝土应按顺序拌制,保证搅拌时间和拌匀;防止混凝土早期受冻,冬朋施工用普通水泥配制混凝土,强度达到30%以上,矿渣水泥配制的混凝土,强度达到40%以上,始可遭受冻结,按施工规范要求认真制作混凝上试块,并加强对试块的管
理和养护。
??(2)当混凝土强度偏低,可用非破损(如回弹仪法,超声波法)来测定结构混凝土实际强度,如仍不能满足要求,可按实际强度校核结构的安全度,处理方案,采取相应加固或补强措施。
(五)砼施工
1、配合比选用
以混凝土满足和易性、凝结时间等为施工条件,以混凝土符合强度、耐久性等质量要求2、砼浇注
浇注砼前,应先把模板内的杂物及钢筋上的污垢清理干净,由现场质检工程师对模板、钢筋、预埋件等进行全面检查,检查合格后报请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方可浇筑。在浇注混凝土之前,先将混凝土面洒水湿润。
混凝土采用地泵泵送入模,水平分层浇注,每层浇注厚度不大于30cm。同时应在下层砼初凝或能重塑前浇筑完上层砼。在浇注过程中,如混凝土倾落高差**过2米时,应采用设置溜槽或串筒的工艺进行施工,防止出现混凝土离析。
砼振捣采用插入式振动器,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其振捣应严格按规范要求操作,其移动间距不应**过振动器作用半径的1.5倍,同时振动棒应垂直插入下层砼5~10cm,每一部分须振动到该部分砼密实为止,即砼停止下沉、不冒气泡,砼表面实现平坦、泛浆为止;振动完毕后振动棒应边振边徐徐提出,同时应避免碰撞模板、钢筋及预埋件。
在混凝土浇筑及振捣过程中,项目部技术员及现场施工人员应随时观察模板的连接有无松动、拉杆是否均匀受力,并用铁棒等工具轻敲模板外部,听声音来判别混凝土浇筑及振捣是否密实。
北京博瑞双杰新技术有限公司专注于CGM灌浆料,二次灌浆,环保树脂胶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