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资源规划(ERP)就是通过信息技术等手段,实现企业内部资源的共享和协同,克服企业中的官僚制约,使得各业务流程无缝平滑地衔接,从而提高管理的效率和业务的精确度,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降低交易成本。ERP系统是由计划驱动的。它有5个层次:经营规划、销售与运营计划(生产规划)、主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和车间作业计划(或采购作业计划),如图1所示。其中,经营规划和生产规划属于宏观层次,主生产计划是宏观向微观过渡的层次,物料需求计划是微观计划的开始,车间作业计划(或采购作业计划)则是进入执行或控制计划的阶段。通常把前3个层次称为主控计划,说明它们是企业经营战略目标的层次。
一、经营规划
企业的计划是从长远战略规划开始的,这个战略规划在ERP系统中称为经营规划。企业的经营规划是计划的较高层次,是企业总目标的具体体现。企业的高层决策者,根据市场调查和需求分析、国家有关政策、企业资源能力和历史状况、**竞争对手的情况等有关信息,经营规划。它包括在未来2~7年的时间内,本企业生产产品的品种及市场定位、预期的市场占有率、产品的年销售额、年利润额、生产率、生产能力规划、职工队伍建设等。
企业经营规划的目标,通常以货币或金额表达。这是企业的总体目标,也是ERP系统其他各层计划的依据。所有层次的计划,归根结底,只是对经营规划的进一步具体化,而不允许偏离经营规划。经营规划的要考虑企业现有的资源情况以及未来可以获得的资源情况,具有较大的预测成分。
二、销售与运营计划
销售与运营计划S&OP(Sales and Operation
Panning)也叫生产规划,是根据经营规划的目标,确定企业的每一类产品在未来的1―3年内,每年每月生“多少及需要哪些资源。其作用是:
1. 将经营规划中用货币表达的目标转换为用产品系列的产量来表达。
2. 一个均衡的月生产率,以便均衡地利用资源,保持稳定生产。
3. 控制拖欠量(对MTO)或库存量(对MTS)。
4. 作为编制主生产计划(MPS)的依据。
此外,销售与运营计划还要整合规划过程。这是因为,销售规划并不一定和生产规划一致。例如,有些产品的销售规划要反映季节性需求变化,而生产规划则要考虑生产线的均衡生产。另外,在不同的生产销售环境下,生产规划的侧也会不相同,例如,对现货生产(MTS)类型的产品,生产规划在确定月产率时,需要考虑已有的库存量。如果要提高成品库存资金周转次数,年末库存就要低于年初,那么生产规划的月产量就必须低于销售规划的预测值,不足部分用消耗库存量来弥补。
三、主生产计划
主生产计划MPS(Master Production
Schedule)是以生产计划大纲为依据,按时间段计划企业应生产的较终产品的数量和交货期,并在生产需求与可用资源之间作出平衡。
四、物料需求计划
物料需求计划是根据主生产计划对较终产品的需求数量和交货期,推导出构成产品的零部件及材料的需求数量和需求日期,直至导出自制零部件的制造订单下达日期和采购件的采购订单发放日期,并进行需求资源和可用能力之间的进一步平衡。
五、车间作业计划与采购作业计划
车间作业计划也叫车间作业控制PAC(Production Activity
Control),是企业计划的较底层。其任务就是根据MRP生成的零部件生产计划编制出工序排产计划。对于采购件,则编制出物料采购计划,但采购作业计划不涉及企业本身的能力资源。
总之,ERP任何一个计划层次都应包括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也就是需求计划和能力计划。要进行不同深度的供需平衡,并根据反馈的信息,运用模拟方法加以调整或修订。上一层的计划是下一层计划的依据,下层计划要符合上层计划的要求。如果下层计划偏离了企业的经营规划,即使计划执行得再好也将是没有意义的。整个企业遵循一个统一的计划,只是ERP系统较基本的要求。划分ERP系统计划层次的目的是为了体现计划管理由宏观到微观、由战略到战术、由粗到细的深化过程。计划和控制是ERP的目标手段。计划是为达到一定的目标而的行动方案;控制是为保证计划完成而采取的措施。
深圳市宏拓新软件有限公司专注于ERP系统,工厂ERP,生产ERP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