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碳达峰、碳中和”和垃圾分类的双重背景下,垃圾焚烧发电不仅可以实现固废的无害化处理,同时实现绿色发电的目标。
从垃圾焚烧发电行业角度来看,生活垃圾焚烧处理方式减排效果明显。可以避免填埋处置产生填埋气而形成的温室气体,通过焚烧生物质热电联产来替代化石燃料实现资源化利用并实现垃圾减量化。
从商业角度看,垃圾焚烧发电的商业模式清晰,碳交易开启后,垃圾焚烧发电的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增强。
我国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产业链上游为垃圾清运、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设计,设备制造、采购,工程施工建设等,下游为地方**和电网公司。
上游的生活垃圾清运由环卫部门或者第三方环卫服务公司负责,每日将清扫、收集的生活垃圾转运至焚烧发电厂。
垃圾焚烧发电的工艺流程主要由垃圾储存、垃圾焚烧、余热发电、烟气处理、废水处理、飞灰处理六大部分组成。
从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的投资建设流程来看,由于设备投资量大、在特许经营期内使用寿命长、且须满足运营稳定、污染物达标排放等条件,因此,垃圾焚烧炉、余热锅炉、烟气净化系统、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等设备制造环节是价值链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垃圾焚烧发电行业起步于20世80年代末,通过引进国外先进的焚烧设备和技术,消化吸收优化,先后经历了产业化研发、装置国产化等阶段。
垃圾焚烧炉设备制造位于产业链关键环节,其对整体工艺路线、燃烧效率、工程造价、运营稳定性、经济效益起到关键作用。
整体来看,国产焚烧炉设备市场集中度高,头部企业有望继续瓜分大部分市场份额,并将占据主要新增市场份额。
从目前竞争者特点看,我国垃圾发电行业参与者主要以国企(60%)和民企(38%)为主,国企竞争力更强,市场占有率排名靠前的公司 中仅有 3 家民营企业,剩余全部为国有企业。2020年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新增项目下沉趋势明显,中标企业以头部国企为主。
垃圾焚烧项目运营主要收入来源主要有向**收取的垃圾处理费和向电网公司收取垃圾焚烧发电的上网售电收入。
垃圾焚烧发电项目采用BOT模式运营,是PPP模式典型和完整的运用。
PPP是指由社会资本提供公共服务,**依据公共服务绩效评价结果向社会资本支付相应对价,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
在BOT模式下,如果企业自行承担项目建设期的工程或者提供相关设备,可以确认相应的建设工程或者设备收入。
信和(天津)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专注于低温磁化降解炉,农村垃圾处理设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