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要点:
(1)吸入低浓度蒸气,可致眼结膜及呼吸道刺激症状,如鼻咽部不适、咽痛、咳嗽、胸痛、呼吸困难等;吸入高浓度后可有流泪、流涕、喷嚏、咳嗽、咽痛及声音嘶哑等,重者可发生结膜炎、眼睑水肿、鼻炎、支气管炎,甚至可引起急性化学性肺炎。
(2)皮肤接触主要引起刺激症状,表现为皮肤发红、结膜充血。7%溶液亦可引起皮肤灼伤,有水疱,灼伤处无痛,愈合后不留瘢痕。
(3)吞饮后出现流涎、口腔和咽喉有灼热感,并伴有呕吐、腹泻及剧烈的腹痛。浓可腐蚀口腔及消化道黏膜,引起呕吐、腹泻及胃肠出血,并可引起肾损害,重者可死亡。
处理原则:
(1)吸入中毒,予以吸氧。可给予2%~4%的碳酸溶液雾化吸入,防治化学性肺炎。
(2)眼部损害可用生理盐水或2%碳酸溶液冲洗。如现场无上述溶液则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重者可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及抗生素眼药水交替点眼,必要时请眼科处理。
(3)皮肤接触后,用清水、生理盐水或4%碳酸溶液清洗。
(4)误服者催吐、洗胃及导泻。洗胃可用温水或2.5%氧化溶液,不可用碳酸溶液,以免产生而有引起胃穿孔的可能。可口服牛乳、豆浆及蛋清等黏膜保护剂。
(5)对症**。
预防措施:生产中有蒸气发生时,应有合理通风,工人宜戴防毒面具。接触者宜戴橡皮手套、围裙等。灼伤部位可先用清水冲洗,再用弱碱溶液中和,盖以消毒敷料。
山东洛恒化工产品有限公司专注于85%甲酸,氯化钙,二氯甲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