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性能检测 抗菌面料及检测标准
抗菌面料是一种特殊的功能面料。安全性好,能有效彻底清除织物上的细菌、霉菌、霉变,保持织物清洁,防止细菌再生繁殖。目前市面上主流的处理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内置银离子抗菌面料,采用纺丝级抗菌技术,将抗菌剂直接放入化纤中;另一种是后处理工艺,即面料添加后的后续定型工艺。后处理工艺相对简单,成本容易根据客户的具体要求进行控制。它是市场上使用较广泛的一种。
主要应用:袜子、内衣、工装面料、户外运动面料等
抗菌面料三大标准:
1.抗菌率大于99%:*机构抗菌率可达99%以上。
2.纯物理方法,零溶解(或释放性)*机构对纺织产品的释放(溶解)测试结果为零。表示达到 ** 的物理抑菌模式。抗菌面料可防止人体皮肤接触任何有害物质,真正体现安全的物理抑菌,让消费者更安全、更放心。
3.洗涤50次后,抑菌率依然在99%以上;反复洗涤50次后。
抗菌/抗菌服装的检测标准是什么?
纺织品抗菌性能的检测分为定性检测和定量检测两大类,其中定量检测较为重要。
目前较常用的定性试验方法主要有FZ/T 73023-2006《抗菌针织品》附录E晕法、GB/T 20944.1-2007《纺织品抗菌性能评价》No 1》部分:琼脂扩散法、AATCC 147-2016《纺织品抗菌活性的评定方法:平行划线法》、日本工业标准JIS L 1902:2015《纤维制品抗菌性能试验方法》定性试验(抑菌效果)环法自行车赛)部分。
定性测试方法的关键指标是抑菌圈的宽度。但抗菌区的宽度并不代表抗菌性能的强弱,它与纺织品抗菌剂的扩散性能有关。扩散力强,抑菌圈广;扩散弱,抑菌圈窄。以GB/T 20944.1-2007《纺织品抗菌性能评价*1部分:琼脂扩散法》为例,标准要求抑菌圈宽度≥1mm时,评价为“好”。
纺织品抗菌性能的定量检测方法主要有吸收法、转移法、转移法和振荡法。主要标准为FZ/T 73023-2006附录D、GB/T 20944.2-2007《纺织品抗菌性能评价*2部分:吸收法》和GB/T中的吸收法和振荡法20944.3-2008《纺织品抗菌性能评价*3部分:振荡法》和GB/T 15979-2002《一次性卫生用品卫生标准》附录B产品抗菌、杀菌性能及稳定性试验方法, AATCC 100-2019《纺织品抗菌整理的评定》,ISO 13629-1:2012《纺织品抗真菌活性的测试*1部分:荧光法》,ISO20743-2013《纺织品抗菌整理的测定》,JIS L1902 :2015《纺织品抗菌性能试验方法》中的吸收法和细菌转移法。在纺织品抗菌性能的定量测试方法中,抗菌率是测试样品抗菌效果较直接的体现。
上述就是小编为你介绍的关于抗菌性能检测 抗菌面料及检测标准的内容,对此你还有什么不了解的,欢迎前来咨询我们网站,我们会有人员为你讲解
广州市微生物研究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专注于防霉检测,防霉等级检测,防霉效果检测,防霉性能检测,抗菌效果检测,抗菌性能检测,可降解性检测,霉菌试验检测,抑菌效果检测,抑菌性能检测,抗霉菌性能检测,抗细菌效果检测,抗细菌性能检测,抗真菌效果检测,抗真菌性能检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