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和试剂
黑曲霉CMCC98003购于环凯生物有限公司、虎红琼脂培养基(批号J1578Y)购于环凯生物有限公司。
1.2 实验方法
化妆品加标处理:每个测试样品加入适当数量的黑曲霉菌,并充分混匀样品。
化妆品检验:在实验室由3名人员按照《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五部分微生物检验方法[2],同时进行一段时间测试,检验化妆品中的霉菌总数指标。人员在局部百级的洁净室进行操作,分别从两个包装完整的样品*取样10 g,并用生理盐水进行10倍的倍比稀释,分别得到 1∶10、1∶100、1∶1 000的检液。每个稀释度分别吸取1 mL检液至灭菌平皿中,加入虎红培养基并充分摇匀,置28±2 ℃培养5 d,每个样品均做平行样,同时做空白对照。计算结果时,选取菌落数在5~50个范围内的平皿进行霉菌总数的计数。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确定度来源的确定与分析
化妆品步骤主要包括样品称量、稀释、均质、加样、混匀、培养、平皿计数和结果修约等[3]。整个试验由3名人员对相同的7份样品同一时间进行平行,由于微生物检验的结果分散性较大,影响因素非常多,过程引入的不确定度主要有样品的称量、样本稀释、培养条件和不同人员的重复性,其中后续培养过程条件相对固定,其引入的不确定度可忽略不计。
2.2 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
不确定度的评定一般分为测量不确定度的A类评定(随机效应引起的)和测量不确定度的B类评定(系统影响引起的),均用标准偏差表征。本实验是对不同7份样品同一时间由实验室3名技术人员进行平行检验的霉菌总数的检验数据,在重复性和重现性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不确定度的A类评定更为客观,并具有统计学的严格性。除此之外,还需要考虑称量及加样时使用的仪器和容器的示值误差所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进行不确定度的B类评定。
2.3 不确定度计算
2.3.1 不同人员重复引入的不确定度
本实验是同一时间由实验室3名技术人员对不同7份样品进行7次平行检验,每次检验有2个平行数据。其中,根据《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中所规定的霉菌总数的测定方法,得到霉菌总数的测试结果见表1。使用指数法将检验结果取对数,利用贝赛尔公式计算合并样本标准偏差,计算检验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
江苏广分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专注于FDA食品等级,LFGB食品,REACH,ROHS,纺织品甲醛,服装质检,食品接触材料,羽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