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霉素类抗生素可作用于细菌核糖核蛋白体的50s亚基,而阻挠蛋白质的合成,属抑菌性广谱抗生素。
细菌细胞的70s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主要细胞成分,它包括50s和30s两个亚基。氯霉素通过可逆地与50s亚基结合,阻断转肽酰酶的作用,干扰带有氨基酸的胺基酰-trna终端与50s亚基结合,从而使新肽链的形成受阻,抑制蛋白质合成。由于氯霉素还可与人体线粒体的70s结合,因而也可抑制人体线粒体的蛋白合成,对人体产生毒性。因为氯霉素对70s核糖体的结合是可逆的,故被认为是抑菌性抗生素,但在高药物浓度时对某些细菌亦可产生杀菌作用,对流感杆菌甚至在较低浓度时即可产生杀菌作用。
氯霉素对革兰阳性、阴性细菌均有抑制作用,且对后者的作用较强。其中对伤寒杆菌、流感杆菌、副流感杆菌和百日咳杆菌的作用比其他抗生素强,对立克次体感染如斑疹伤寒也有效,但对革兰阳性球菌的作用不及青霉素和四环素。抗菌作用机制是与核蛋白体50s亚基结合,抑制肽酰基转移酶,从而抑制蛋白质合成。
各种细菌都能对氯霉素发生耐药性,其中以大肠杆菌、痢疾杆菌、变形杆菌等较为多见,伤寒杆菌及葡萄球菌较少见。细菌对氯霉素产生耐药性比较慢,可能是通过基因的逐步突变而产生的,但可自动消失。细菌也可以通过r因子的转移而获得耐药性,获得r因子的细菌能产生氯霉素乙酰转移酶(acetyltransferase)使氯霉素灭活。
氯霉素自肠道上部吸收,一次口服1.0g后2小时左右血中药物浓度可达到峰值(约10~13mg/l)。血浆t1/2平均为2.5小时,6~8小时后仍然维持有效血药浓度。氯霉素广泛分布于各组织和体液中,脑脊液中的浓度较其他抗生素为高。氯霉素的溶解和吸收均与制剂的颗粒大小及晶型有关。肌内注射吸收较慢,血浓度较低,仅为口服同剂量的50%~70%,但维持时间较长。注射用氯霉素为琥珀酸盐,水中溶解度大,在组织内水解产生氯霉素。
氯霉素在体内代谢大部分是与葡萄糖醛酸相结合,其原形药及代谢物迅速经尿排出,口服量5%~15%的有效原形药经肾小球过滤而排入尿中,并能达到有效抗菌浓度,可用于**泌尿系统感染。肾功能不良者使用时应减量。
盘锦古德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