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立方米/天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找鲁盛环保,公司针对不同用户的需求,设计制定各种投资少、运行费用低、运行稳定、操作方便的治理工艺,均达到稳定达标排放,深得用户、环保管部门及业内**的**。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工艺说明:
调节池:调节时间为6 小时。
初沉池:初沉池为平式沉淀池,表面负荷为1.5m3/m2.hr。
生物池:生物池为推流式厌氧生化池,污水在池内的停留时间为 2小时,填料为弹性立体填料,填料比表面积为200m2/m3。
O级生物池:O 级生物池为推动式生物氧化他,污水在池内的停留时间为7.0小时,填料为弹性立体填料,填料比表面积为200m2/m3。
二沉池:二沉池为旋流式沉淀池,表面负荷为1.0m3/m2.hr沉淀时间为2小时。
池:池为旋流反应池,污水在池内总停留时间为40分钟左右。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生物处理技术
生物处理技术是一般废水处理系统中重要的过程之一,是利用微生物,主要是细菌的代谢作用,氧化、分解、吸附废水中可溶性的物及部分不溶性物,并使其转化为无害的稳定物质从而使水得到净化的技术。以下就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及厌氧消化技术的应用作以简介。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是利用优势菌种对特定底物的高浓度物废水,特别是制药行业难降解物废水等进行处理技术。其机理是将微生物固定在载体上培养特异菌种,使其高度密集并保持其生物功能,用于高浓度的废水的定向处理。
其中,适合于处理高浓度废水的优势菌种固化剂应具备以下特征:①对微生物的固定具有良好的耐久性;②具有良好的渗透性,且不被高浓度物或溶解氧溶解;③具有一定的强度。固定化微生物技在原有的生物膜法的基础上引进了细胞固定化技术,进一步提高了生物处理构筑物中生物量的浓度,可以大大提高反应速率和处理效能,降低基建投资费用,该技术已引起学术界的关注。
厌氧消化技术是指物在厌氧条件下消化降解。与传统的好氧处理技术相比,后者因物浓度过高而导致水中缺氧过程难于进行,同时好氧处理也无能量回收,但厌氧消化处理技术有以下优点:①不需曝气所需能量;②甲烷是一种产物,一种有用的终产物;③剩余污泥产生量少;④产生的生物污泥易于脱水;⑤活性厌氧污泥能保存几个月;⑥能在较高的负荷下运行。该技术可处理在造纸、皮革及食品等行业排出的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纤维素等高浓度废水,已取得较好的效果。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应用领域和范围
1、针对我国小城镇污水水质水量波动性较强昼夜变化大的特征,采用兼具沉砂效果的进水调节池,缓冲水质水量波动同时,通过曝气旋流实现沉砂除砂效果,在冬季低温条件下,可考虑太阳能水循环系统等加温措施。
2、采用立体组合平板式拦污格栅,细格栅和细格栅层叠设置,中部通过法兰连接,减少了常规格栅渠道设置的需求;格栅栅板采用孔板结构,实现颗粒物和缠绕物的全拦截,其中上部格栅采用5~8 mm孔板,下部格栅采用1~2 mm孔板,通过一台设备实现各种类型格栅的全拦截。
3、采用笼式填料系统,填充率和设置点可灵活调整,并可通过预挂膜模式实现填料系统的快速启动,同时将悬浮填料填充在一个笼子里,减少对设备、仪表的磨损。
4、采用兼具二沉池功能的MBR系统,在膜组件故障或换时,可按二沉池模式运行,实现故障下的装置不间断运行目标,膜组件底部有穿孔曝气系统,按间歇模式运行,实现对膜表面水力冲刷作用,停曝时,通过系统的预沉淀作用实现膜组件的低污泥浓度出水,减轻对膜组件的磨损,提高MBR系统寿命。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调试要点及注意事项
一、调试内容及目的
调试的主要主要内容有:1、带负荷试车,解决影响连续运行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为下一步工作打好基础;2、生物膜的培养,从城市污水处理厂或相类似造纸厂引入活性污泥;生物培养基;3、生物膜的培养、驯化,其目的是选择、培养适应实际水质的微生物;4、确定符合实际进水水质水量的运行控制参数,在确保出水水质达标的前提下,尽可能简单化控制规程,以便于今后的运行指导。
二、调试方法
(一)准备工作:
1.人员准备
a.接受过培训的各岗位人员到位,人数视岗位设置和可以进行轮班而定。
b.工艺、化验、设备、自控、仪表等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各一人。
2.其他准备工作:
a.检查化验室仪器、器皿、药品等是否齐全,以便开展水质分析。
b.检查仪表及电控系统是否正常。
c.检查各构筑物及其附属设施尺寸、标高是否与设计相符,管道及构筑物中有无堵塞物。
d.检查设备能否正常开机,各种阀门能否正常开启和关闭。
e.检查总供电及各设备供电是否正常。
f.收集工艺设计图及设计说明、自控、仪表和设备说明书等相关资料。
潍坊鲁盛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专注于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