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行业资讯

2018浙大现当代文学考研复习规划_研途宝惟学浙大考研网

  尘埃落定之后,回首那段时光,嘴角总不免有一抹笑意。今天腾出时间来写点东西,也算回报研途宝论坛吧。

  一、报考情况

  首先自报家门吧,报考的是浙大的现当代文学。所以说今天要谈的经验也是围绕“文学”这方面而言。浙大的文学类考研是一个比较另类的存在。放眼现在的文学类考研,基本上都是以大综合形式出现。所谓大综合也就是说,即使你报考的是现当代,古代,外国文学等等也会一起进行考查。以这种形式出现的出题模式,一般而言题目会相对简单一些。一方面这是由考研这类考试的性质决定的。

  另一方面的原因就是考查的广,自然考查深度就会降低。但是,也不是所有的学校都是这样的,像*,北师大,复旦等这些文科名校,考查的既广又深,具体就不多谈了。铺垫了这么多,也该说说浙大的文学类考研为什么另类了。像我报考的是现当代文学,考试的时候涉及的内容就仅仅只是现当代文学。

  大家在一起复习,总不免会一起交流。他时常会惊叹于我的一些*到的领悟,我也对于他那牛逼的记忆力艳羡不已。当时我给他提意见,大概就是要他也看去看看一些评论什么的。我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初试只是考研的一关而已,还有面试。而面试过程中,老师的工作就是看看哪个学生有带的潜质。然后要谈“潜质”这种东西,那些老师肯定是“同学,我们一起来谈谈文学吧”。我那个同学凭借他牛逼的记忆力和不差的英语底子很顺利的通过了川大的初试,而面试却败北了。近年来川大的文学类面试有点宽进严出的味道,面试刷人挺凶的。事后他说,老师问的一些问题他觉得招架不住,招架不住就越紧张,也就败北了。话说到这也差不多说清楚了,万里长征,就差面试最后一步,这时候趴下了,更让人觉得可惜。总的来说就是,不管你所报考的学校文学类考试形式是怎样,你一定要有些自己*到的见解和体悟。而这种能力的训练绝非一朝一夕之工,要内化到你初试的复习准备中去。

  谈到对作品的个人见解,肯定有同学会觉得很难。曾经我也觉得很难,但当自己尝试去做的时候也觉得没那么难。关于这个问题我在后面的叙述中会慢慢解答。

  二、专业课

  接下来先说说我具体的复习过程吧,这只对专业课而言。浙大现当代的专业课书不算多,下面具体谈谈自己对这几本书的看法。

  首先是朱栋霖的那两本书,红色壳壳的,这是两本老古董,一如其出版社——高教出版社一样,全书的观点比较“正统”,在中国,“正统”也就等于是陈旧,老套的代名词。显然这样的观点在考试中是不能给阅卷老师提神的,但这不代表这两本书不重要,无陈旧又何来新颖,这些东西都是相对而言的。

  然后是《三十年》,现代文学的圭臬之作,基本上可以说任何一个学校现当代文学考研都绕不开这本书。无论是从编书的体例,观点的新颖程度等等方面,都有其优秀的地方。这本书应该精读细读。《三十年》有一本配套的指导书,温儒敏出的,具体叫什么突然忘了,可以结合在一起看看,大有裨益。

  洪子诚的《中国当代文学史》,老实说这本书不适合作为考研的参考书目,用来做研究倒是不错。书中提到的很多文学问题,洪老先生都提出一些想法,重在描述,看完之后能走多远就得看读者自己的功力了。洪老师出了一本《问题与方法》,和这本书是有一定的相关性的,并且在浙大的近年的复试中出现过“文学的体制与生产”这个问题,而《问题与方法》中有一些与之相关的阐述。

  陈思和的《教程》,我对这本书的评价是“剑走偏锋,*树一帜”。在当代文学的研究中,陈老师能够另辟蹊径,实在让人佩服。他的“民间立场”,以及以此为中心的一些学术思想,相互间互有联系,自成体系。

  吴秀明的《写真》,我觉得这本书毫无个性就是它的个性。个人认为这本书编的并不是很好,但因为是浙大自己老师编的,需要有一定的重视。复习的时候可以根据后面给出的思考题来使用这本书。

  和大多数考生一样,前后也就一年的时间放在复习上。

  我大概是接近三月份开始复习的,专业课的头一轮复习到七月份才过完头一遍。在此说一下,本人大学期间不是什么好学生,所以在看这些书之前基本上是没有什么基础的。较繁重的阶段是*二轮,这段时间我把头一轮期间所看到的东西全部变成详细的笔记,足足有十来万字,这段时间的艰辛可想而知。现代部分从八月份弄到十月份,当代十一月初才弄完。而那个时候我的政治复习才刚刚开始。现在想想,成就我的正是那段时间。

  三、接下来说一说具体的复习方法吧。

  前面我已经说过花费了一定的时间去把所有的参考书过一遍,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学会思考。看到后面要联系到前面,同一类的体裁,不同时期要学会对比。总之就是要学会横看,纵看。

  对于本科生来说,缺乏足够的生活经历和知识储备,很难像那些学究一样得出一些新颖的观点,但考研所中出彩的恰恰是一些*到的见解。这些*到的见解我们从所给的参考书中基本上得不到,一来是参考书上的观点很多基本上都已经被行内人所熟知,盖棺定论了。二来也是编书者有意为之。像洪子诚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扉页上就表达了他的态度:对于文学现象,描述大于评论。也就是说他只告诉你有那么一档子事,至于他的看法他是不会说的,至少说的很隐晦。吴的《写真》也同样的观点。这样就造成了一个矛盾。我们该如何解决这个矛盾呢。我个人的答案是更多的还是要立足于“借鉴、延伸与一点创造”。下面举几个例子。

  比如说我们经常碰到的关于“吴荪甫人物形象分析”或“形象意义”的问题。很多人肯定会从其背后的**属性来谈。这是无可厚非的。关于这个问题,我根据我看的一些资料得到一个比较新颖的观点——吴荪甫这一形象反映了那个时代所面临的的现代性焦虑问题。这个观点基本上剥离了其人物形象上的政治话语,简单说一下就是,吴荪甫的选择代表了一种新的现代性追求,一种新的选择,而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碰到一些阻力,小如其父亲妻子的不理解,大到政权的黑暗,腐败,红色革命的发展等等,这些东西都是与吴的现代性追求所背离的。

  那何又为“延伸”呢?带着这个观点我继续复习,当我看到路遥《人生》中的高加林时,我觉得也可以用“现代性”来分析。城镇的交叉地带,工业文明显然代表着一种新的现代性追求,但有不免有其过于激进偏激的地方,同样农业文明也是一种追求,也有其保守的一面。而高加林的悲剧正是一个在这种现代性追求当中进退失据的悲剧。另外在比如觉新与周朴园这两个人物形象,觉新的“多余人”特点的形成也非一日之功,而当我们谈到周朴园时很多人立马就对其“封建家长专制”这一点大加挞伐。援引觉新的分析,我们应当注意到周也有这一特点。早年的周也算是个新青年,和鲁侍萍的分开,周的母亲“出了莫大的功劳”(这些在作品中的细节可以看到),对于鲁侍萍“遗物”的保留“挞伐派”认为是虚伪的表现,而我认为为什么不可以解读为一种惋惜,后悔之情的流露呢。再联系到周的现状,可以得出其身上有一种“时间人”的特质。他之所以成为今天这样,是有一个过程的。这样的分析明显显得更加的有理有据,而不像“挞伐派”那样简单粗暴。

  像这些想法很多时候我都是得到一点启发,在试着深入思考就有所得了。这并不是很难的事情,只要尝试去做,就会有发现;不做,它永远都像大山一样存在,仿佛不可跨越。

  另外我要说的是,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所有的这些想法,我在*二轮的复习中都将它整理出来了,在写的过程中,可以加深印象,也有助于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那十来万字的笔记是我一笔可贵的财富。平时在走路的时候有一个习惯,我会假想面试时的场景,给自己设定一道题目,然后在脑力里想应该怎样去答,怎样才显得有逻辑。很多火花就是这个时候闪现出来的,大家可以借鉴一下。





北京研途宝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考研辅导,考研资料,考研真题,考研分数线,考研报录比,考研资料下载等

免责声明: 八方资源网为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所有的信息均有发布者提供,如您发现信息有违规/侵权,请立即投诉举报

相关资讯

查看更多
资讯分类
商务服务 污水处理 机械 传媒 机床 五金 农业 工程机械 焊接切割 泵阀 热泵 农机 汽车 汽车用品 汽配 汽修 通信 电子 暖通空调 电气 广电 印刷 纸业 丝印特印 灯饰 安防 消防 过滤 耐火材料 环保 LED 添加剂 食品机械 仪器仪表 太阳能 包装 水工业 加工 二手设备 工艺礼品 古玩 服装 美容美发 服饰 制鞋 家电 家具 运动休闲 影音 酒店 家居 办公 音响灯光 农化 水果 养殖 皮具 教育装备 玩具 零食 食品 二手 IT 建材 小家电 卫浴 陶瓷 超硬材料 化工 橡胶 塑料 钢铁 表面处理 冶金 石油 能源 纺织 房地产 皮革 涂料 石材 创业 项目 生活服务 教育 船舶 维修 广告 交通运输 医疗 代理 物流 图片 展会 咨询 库存积压
八方资源网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