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可为乡村旅游研究提供新的个案,为旅游影响及乡村特色挖掘提供新的例证,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勾勒树与村互动关系以及普通乡村成长的变化图景。 兴隆村坐落在四川省绵竹市板桥镇,这个小小的山村面积不足5平方公里,偏远而宁静,然而,自2014年8月以来,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纷纷聚集到这里,使这个小山村一夜爆红,而爆红的原因,则是在乡村里突然出现的一抹妖娆的“亮红”。板桥,这个散发着古朴韵味的地名,不由地让人联想到了中国古代着名诗人郑板桥,郑板桥对于竹子尤为偏爱,并为竹子的高节清风的品质添了不少墨。虽然,此“板桥”非彼“板桥”,不过,缘分千回百转,几**后的“板桥”又因为这看不尽的“红”而扬名起航。 2013年底,四川彩杨农林科技有限公司在这里流转千余亩土地,开始了一种新品种彩叶植物的扩繁。“红霞杨”,作为彩叶苗木的新品种,以其**的叶片颜色表现和长达8个月的观赏期为人们所喜爱。时至2014年,该基地已成功扩繁红霞杨百万余株,一眼望去,千余亩红色的波浪随风起伏,甚是壮观。 2014年,9月底,四川日报社的一个记者无意间路过“红霞杨”基地,2天后,一张“红霞杨”的照片很快在该报头版发表。这张照片引发了附近居民的好奇心,不少人都争相前来目睹“红霞杨”的风采,10月6日当天,经好事的村民清点,居然涌进了1280辆汽车,近6000游客。短短的3个月,整个小村居然拥进30万游客。一时蜂拥前来的游客,让当地村民措手不及。兴隆村,本就是一个平平的小山村,当地村民哪里见过这般阵仗,而本就平常的小村里既无餐食供应、又无饮水贩卖,就连公共厕所都没有,却依然没有挡住络绎不绝的游客。村民们开始推墙开店、搭建观景台,此时的小村里,随处都是一副副不亦乐乎的笑脸、就连周边的小贩也蜂拥前来。走近“红霞杨”基地,这成片的“红”绵延数千亩。每株树都呈现出红黄绿三种颜色,远看就似一片朝霞一般,站在基地边,看着这一眼看不到边的红霞,赞叹、溢美之辞突然都没了,直接秒醉其中。 过后统计,短短3个月,因为突如其来的红霞杨观光潮,居然每户村民平均实现收入近3000元。正是由于这一突如其来的人潮,2015年底,“红霞杨”基地所在的绵竹市委市**更是决定出重拳,以四川彩杨科技“红霞杨”绵竹基地为中心,对其周边的基础配套设施进行开发,建设全新的彩色旅游休闲线路,并依此吸引省内**企业投资、进驻,进行餐饮、住宿等旅游周边项目的建设,拉动周边产业发展和经济效益,全面提升绵竹板桥新面貌。该项举措其决心之大、力度之强、措施之精确、动作之迅猛。截止2016年6月,一条崭新的串联板桥镇与彩杨科技“红霞杨”基地的双向4车道柏油马路现已施工完成,一条条崭新的绿道穿插于基地其中,停车场、厕所等配套设施也即将投入使用。一个平常的小村即将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八方来客。 2016年7月14日,中苗联**团**吴光红先生**的数百人参观团星夜兼程的赶到四川绵竹板桥,大家抱着好奇,争瞩这一夜爆红的乡村,考察团一行更是对对于公司选育的“红霞杨”赞叹不已。此行同时也受到当地**和行协会**的热情接见,在接下来举行的座谈会上,四川省花卉协会常务副会长、四川省农业厅巡视员刘照高同志,成都市花卉协会秘书长曾必荣同志,成都市林业局夏站长,什邡市人大**副主任刘灿同志,什邡市武装部政委冯九野同志,中国苗木产业联盟**吴光洪先生,**团**方万杰先生、郭忠林先生、张孝军先生,中国花卉报老社长杨新杭先生,四川省盆景艺术家协会副会长张重民先生,中国园林网总经理陈勇先生,浙江省工商联园林花木商会姜瑞宴先生,什邡市盆景花卉协会会长何山先生,什邡市兰花收藏协会会长李政明先生,川派盆景艺术大师何江先生一一争相发言,感叹这神奇的树种,感叹这郁郁重生的小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条全新的以"红霞杨"为中心的观光旅游产业链将为绵竹板桥兴隆村带来勃勃生机。
四川彩杨农林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红霞杨,金红杨,彩色植物,彩叶植物,彩色树种,彩色苗木等